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01.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崔员外郎”



李承乾默念了一遍,稚嫩的小脸之上满是戾气,一字一句的吐道“崔子玉”



“正是正是,唐太子殿下果然聪慧,就是那崔子玉”



布让如负释重的模样,一副受了天大的冤屈的模样,朝着李承乾哭诉了起来“枉我待他如同兄弟一般,还与他把酒言欢,没想到那崔子玉竟然在背后害我,太子殿下,您要明鉴啊”



李承乾不为所动



冷冷的看着哭诉之中的布让,开口道“布让,你可还记得,你与你那崔子玉兄弟,那日都聊了些什么”



布让浑身一颤,抬头,迎着李承乾冰冷的面庞,脸上挂上了一抹勉强的笑容,“殿、殿下,您可真会开、开玩笑啊,我与那崔子玉之仇不同戴天,何、何来的15兄弟一说啊”



“让你说,你就给本王说”李承乾冷喝道。



“锵锵锵锵”



紧接着,周遭一群太子府卫纷纷拔刀出鞘。



刀光剑影。



寒意凌冽。



布让面色惨白,急忙下跪,慌张的解释了起来“求唐太子殿下恕罪,下使这就说,那日下使与那崔子玉饮了不少酒,饮酒之后,下使不免吐露心声,说自己牵挂家乡,但是至今连唐皇的一面都未见到,跟别提求亲之事,于是、于是、于是”



“于是”李承乾冷冷的追问道。



“于是那崔子玉便跟下使说,让下使放心,他愿意帮助下使在唐皇面前提及此事,听到他这么说,下使自然心花怒放,便向他敬了不少的酒”



布让低着头,声音突然一沉,“不过,唐太子殿下,后面的事情,下使因为酒力不慎,就不清楚了,实在是不知道长乐公主一事啊,等下使酒醒之后,那崔子玉早已离去多时,而,而且”



李承乾冷哼了一声,“而且什么”



“而且自那崔子玉离开之后,没过几日,下使就接到鸿胪寺传来的消息,说是伟大的唐皇陛下将在年二十九早朝接见自己,让下使提前做好准备”



布让说完,院子内再度陷入了安静。



父皇将在年二十九,接见前来求亲的吐蕃使臣



莫非父皇真的打算将皇妹远嫁吐蕃



不应该啊这着实不应该啊



皇妹现在不过才六七岁,还远远没有到出嫁的年纪,而且父皇和母后都格外的怜爱皇妹,父皇怎么可能将父皇嫁到吐蕃呢



而且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按照唐史记载,皇妹应该是贞观五六年的时候,父皇才开始筹备皇妹嫁人之事的啊



为何



为何现在才贞观元年,父皇就动了这种心思



李承乾突然发现,因为自己的介入,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朝着陌生的方向,前进了。



他突然猛地捏紧了拳头,稚嫩的小脸之上满是霜寒。



等等



李承乾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脸上的寒霜逐渐的平息。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父皇为何会动了将皇妹远嫁吐蕃之心了



突厥



绝对是因为突厥



既然来年过后,国库得以充盈,父皇绝对会心生伐突厥之心。



但是大唐毕竟初定不久,父皇如果这时候对突厥用兵,那么肯定会顾忌到吐蕃的举动。



那崔子玉定然也是用这个理由,来说动父皇的。



不过,若是父皇知道了吐蕃国内现在混乱的局势



那就很有意思了



李承乾这么想着,嘴角往上一勾,洋溢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布让见状,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后脊部位的寒毛直竖。



“太、太子殿下”布让勉强的讪笑道。



李承乾歪着脑袋,看向了布让,淡淡的开口道“布让,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我大唐的一句古话”



“太子请讲。”布让低着头拱手道。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李717承乾话音刚落,就见到布让那对幽深的瞳孔突然猛地一缩。



脸上涌现出了浓浓的玩味之情。



“启禀殿下,下使不明白。”布让小心翼翼的拱手道。



“二虎”李承乾招了招手,接着大粗的曹二虎便走了过来。



“布让宰相说不明白本王那一句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是何意思,你带他下去让他明白明白”



李承乾说着,打量了布让一眼,冷冷的笑了起来,“看起来布让宰相的手,恢复的很不错嘛那今天,就让他不小心摔断一条腿好了”



“属下遵命”



曹二虎抱拳行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