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64.封赏
第264章封赏



只不过这些人看不懂李世民,更看不懂李承乾。



李世民就是因为太过看好李承乾,所以才答应他出去历练。



而李承乾心中所想的,可能此刻除了他自己,并无其他人能够理解。



至于有些看清楚一些眉目的人,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之流,此刻都是闭口不语。



李世民见没人反对,直接宣布道“既然众位爱卿都没有意见,那么朕就宣布,即日起封太子李承乾为天津县令,将沧州,瀛洲,范阳三地交界划分出百里方圆,作为天津县。”



“命太子李承乾带三千军马,离西京以后,取道京畿道,直往河东道,过潞州,冀州,瀛洲诸地,穿过河北道,由松漠都督府进突厥,平定突厥之乱,沿途招的兵马,募得财物尽归其所有。”



“另赐太子李承乾为范阳郡王,下辖沧州、幽州、范阳、平州、棣州、蓟州六地,领食邑五千户。”



“赐金书铁卷、尚方宝剑、绝世宝马各一。”



“赐太子李承乾为代天巡狩,如朕亲临,沿途若有作奸犯科者,不论官职大小,可先斩后奏。”



“可自行任命天津县七品以下文武从官,不用报备,可自行任命正六品以下文武散官。”



众人越听越不对劲。



尤其是以卢家,崔家这些与李承乾有宿怨的世家,越听越听不下去了。



前面两条还好,虽然天津县划分的面积大了一些,但是也在刚刚商议的决定中。



沿途招兵募粮归其所有,也可以接受。



可是后面的一条比一条可怕,这哪是削权简直就是在划分藩王。



其他的国公郡王,虽然也有封地,但要不然就是在朝为官,封地自然有其他人治理,只是多拿一些钱粮罢了。



要不然就是有名无实,只是个闲职,对地方的约束力也不够。



而李承乾这个就太可怕了,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但是既有实权,又有兵权,还有封地,如果善加利用,那么这六州之地,就是他的后花园了。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郡王之职虽然有过太子兼任的先例,但那是因为那些太子年岁已大,需要一个爵位加以历练,但是太子如今年纪尚幼,还不足以管理领地,而且这代天巡狩之名,也不合适,随意任免罢免官员,以太子轻佻的性格,恐怕也不太好。”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道“卢尚书,请问你说说的那些太子,是哪朝太子”



卢尚书不明所以的道“自然是前几朝的太子。”



只见李世民突然重重的拍在书案上,气势徒然提升,怒喝道“既然是前朝太子,那为何拿到今朝说是莫非你还在思念前朝不成”



卢尚书心惊不已,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辩解道“微臣不敢,只是即使册封郡王,这六州封地也太过庞大了,历来三州足以,就算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也不过只有八百里封地而已。”



李世民瞪着他喝道“好一个历来,本朝太子只有朕一人,敢问这个历来从何来”



李世民这也算是诡辩,因为他从来没有当过太子,只不过这件事情他不喜欢任何人提起,不然他就有谋朝篡位之嫌了。



卢尚书见到李世民真的怒了,也是认怂了,连忙道“微臣失言。”



李世民扫视着坐下众文武说道“朕当秦王时,虽然只有八百里封地,但那却是最肥沃的土地,而太子虽然获得六州封地,却是饱受天灾的贫瘠之地,尔等可有人愿意去治理这片土地”



“这”



一句话让众人无话可说,刚刚长孙无忌所说的非虚言,这六州受灾严重,换做谁也不敢轻易接手这烫手山芋。



李世民有看着卢尚书一眼道“要不然朕把这片土地赐予你只要你愿意带三千军马去平定突厥,并把这片土地治理好便可。”



卢尚书怎么敢接话,别说他不敢保证对抗天灾,就说让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带兵打仗,也跟让他送死差不多。



李世民继续扫视着其他人道“可还有其他人有意见”



众人见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只能叩拜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看着李道宗道“李道宗听令。”



李道宗早就猜到今天李世民要干嘛了,所以一直沉默不语,此时一听李世民点名了,连忙站了出来。



“微臣李道宗在。”



李世民看着他,暗自思量了一番道“朕封你为太子太保,兼西受降城大都护,此行为副统帅,可愿意”



李道宗连忙谢恩道“微臣领命。”



虽然李道宗之前贵为九卿之一的鸿胪卿,但别说这是个文官,不符合他的性格,而且还是个闲职。



而如今一跃升了数级。



太子太保就不说了,虽然是个有名无实的一品官,但好歹也是一品,而且这一行他本身就要保护李承乾的安危,从此他跟李承乾就真成了一条船上的人了。



而大都护则是和有名有实的官,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