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章 斥候之命
第156章 斥候之命



“在!”



“在!”



“在!”



一圈又一圈的声浪荡漾开去。



“此战可能胜?”



“胜!”



“胜!”



“胜!”



“不胜如何?”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



城头上,一众文臣武将,还有皇亲贵胄,无不动容。



杨淑妃默默淌出泪来。



看着南宋将士如此众志成城,她忽地感觉赵洞庭长大了,这也让得她忽有些心酸起来。



这几年来,她一个女人,扛着整个大厦将倾的南宋,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赵洞庭忽地转身,抹去杨淑妃眼泪,轻声道:“娘亲,等着朕凯旋,接您去静江!”



静江府,广南西路大都督府,也是整个广西的中枢所在。



“出发!”



再转过身来,赵洞庭倏的又是大喝。



不多时,三军将士簇拥着粮车,马军在前,步军断后,沿着海康县大道缓缓而去。



地表震动。



城头,杨淑妃和颖儿相拥而泣。



乐舞、韵锦两女远眺着赵洞庭的背影,默默垂泪。



韵锦忽地将琴放在墙垛上,琴音绵延,声音清亮,却是一首赵洞庭昨夜写给她的--盼君归。



碙州岛行宫外,数百残卒跪在义士碑前,不断叩首。



斜阳西下,余晖金黄。



群山之间的荒草大道上,十余匹快马疾驰而过,然后忽地在一棵枯树前立足。



“你,往西!”



“你,西北!”



“你,东南!”



“……”



领头士卒背上斜插着四面旗帜,吩咐玩,将其中一面旗帜重重掷在地上,“五十里返,半个时辰后在此聚集!”



然后,十余骑分散跑开了去。



这是南宋军卒中的斥候。



大军前行,斥候先行数十里探查情况,这是古代打仗不可或缺的环节。



像这样的斥候队,南宋军中往往会同时派出十余波。



大军要驻扎,绝不能离敌军太远,要不然有被袭营的危险。



时间缓缓流逝,半人高黑色令旗立在草地上,兀自飘摇。



数十分钟后,陆续有士卒驰马归来,各是满面尘土。



但是那斥候十夫长却迟迟不见回来。



离着半个时辰的时限越来越近,一众斥候脸上都露出些微焦虑之色。



“兵长他会不会遇到元军了?”



“时间还未到,莫要瞎说!”



“就是,兵长他福大命大,又是老卒,怎会出事?”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众士卒脸上的焦虑与担忧之色还是渐渐浓郁起来。



“时辰到了!”



“兵长他怎的还未回来!”



“咱们怎么办?”



“要不再等等?”



“不行,军令如山,我等先行回营!”



“走!”



一众将士远眺着十夫长离开的方向,眼中尽是期许,但也无奈。



有个士卒率先拨马,向着后头大军驰去。



斥候是极危险的,他从军数年,已是见过不少弟兄一去不归。



其余士卒见他拨马,也都是调头跟着离去。



只有一个士卒留在原地,还在看着大道的尽头。那个十夫长,是他的亲哥哥。



又过数分钟,大道尽头始终空空如也。他的眼中流出泪来,淌过脸颊,混着灰尘,还未落地已是变得极为浑浊。



他家中四个兄弟,三个参军,他是老三,老二在琼州之战时战死,老四在家中伺候父母,现在,大哥看样子也回不来了。



他翻身下马,缓缓拔起地上的黑色旗帜,咬了咬牙,复又上马,准备离去。



这是生在乱世的悲哀,他没得选择,纵是想为大哥收拾遗体,也不可能。



恰在这时,大道尽头忽有黄尘弥漫。



他凝神看去,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大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