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5章 太平战火
第1105章 太平战火



只要朝中不生乱,等此战过去,真相总有大白的时候,到时候舆论自会不攻自破。



现在去化解这些舆论,说不定反而会火上浇油,乃至让得朝中群臣都认为此事是他所为。



又是离别。



这日长沙城内又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在经历着离别的悲哀。



飞龙军押送粮车数千辆出长沙。



赵大、赵虎两人领头,大军从军营中出来以后便没有任何停歇。街道两旁不知道多少百姓夹道相送。



但赵洞庭仍是没有出来相送。



他不喜欢这样离别的场景。另外,也还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做。



飞龙军离开长沙的时候,赵洞庭正在御书房内提笔疾书。



以前他还未回到长沙时实施军改,大宋境内除去禁军以外,各州下、中下县守军编制不过五百、中县七百,上、紧、望县千人。次畿县和次赤县一千五,畿县和赤县两千。而各州州府则也是一千五,只有各路都督府、节度府才同样有两千编制。



相对于动辄数万乃至上十万的城市来说,这点守军自然不算什么。



只是那时候赵洞庭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给与官吏军卒的待遇极好。以当时大宋国力,根本撑不住培养太多士卒。



等得后来大宋国力日渐增长,他才再度施行军改。



下、中下、下县,守军编制千人。



上、紧、望县一千五百人。



次畿县和次赤县两千人,畿县和赤县三千人。



各郡城同样提升到三千人。



改变最大的是各路节度府,守军编制虽然也仅仅只是提升到三千。但是又特设守备军区,各有万人编制,如文起的常德守备军区。



此次赵洞庭并不打算再提升各县、州的守军编制,毕竟,这个年代人口就这么多。他不希望大宋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的国度再能征善战,民生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但是,他却打算再提升各守备军区的编制。



广南西路静江府、广南东路翔龙府、夔州路夔州府、福建路福安府、荆湖北路江陵府、江南西路隆兴府,以及驻军在常德,实际上编制却是属于荆湖南路潭州府的常德守备军区。这总共七府守备军区,他都要将其编制扩张到两万人。



这当然会让得大宋朝廷负担更重,但是却又不得不为。



蜀中、大理、越李朝同时攻宋,就算镇西军区和镇南军区能胜,想必也会有不少折损。而到时,就必须从各守备军区补充。



而且,赵洞庭要做的也不仅仅只是打退蜀中,不,应该说新宋。他不仅仅只是想打退新宋和大理的军队而已。



段麒麟始终对大宋虎视眈眈,连施诡计,这已经让得他的耐心接近于极限。



要拼,便拼就是了。



赵洞庭现在也想明白了。



最多拼过以后大宋国力再倒退个数年甚至十余年,而以他的治国方略,却完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得大宋重复繁华。



他有这样的底气。



若要比如何发展、兴盛国家,他自问这个年代无人要比他更为精通。毕竟他脑海里有着现代化的知识。



“河琮……”



赵洞庭停笔以后,习惯性喊出朱河琮的名字。



但没人应答。



他抬头,这才想起朱河琮和朱海望已经往邕州去了。轻轻叹息,对旁侧李公公道:“将这封政令签发下去。”



李公公躬身接过圣旨,走出御书房。



赵洞庭挠着自己的脑袋,低声自语,“七大守备军区共补充七万人,也不知道够不够……”



但这,该已经是大宋国力现在能够承受的极限。再扩充兵员,便会对民生都造成不小的影响。



又过十余天,到三月末。



春风和煦。



在新宋军队和大理军队还没有赶到大宋边疆之时,越李朝这只扮演打秋风角色的五万大军倒是已经到得广南西路境内。



他们果真没有出乎赵洞庭的意料,没有往西北方向进宫特磨道,而是直接向邕州境内进军。



而这个时候,在静江府收到赵洞庭飞鸽传信的柳弘屹率领大军还并未赶到邕州境内。才到宜州。



朱河琮、朱海望等人倒是已经到得邕州城内。



可邕州城,此时却仅仅只有守军两千人。



论大宋国境线,横山寨、邕州乃至特磨道、自杞沿线这和越李朝、大理接壤的几处,无疑是防御最为薄弱的。



皆是因为,这里盘踞着太多的少数民族。而这些民族,始终都没有真正投靠大宋朝廷。



这从上次赵昺造反时,能够拉拢那么多首领就看得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