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分化
小将离只在近些年强势崛起,所以声名不及烨王显赫,众人对烨王的忌惮会比小将离更多,也实乃正常。



小将离对此丝毫不在意。



即便外面将烨王排在了七将才首位,将她排在了末席,可这些首末之分,也不过是世人杜撰出来的。



真正的情况究竟如何,那些人只怕也不清楚。



毕竟他们也没见过,这些位列七将才的几位交手。



虽然边境征战,时常有胜有败,但真正大规模,彻底认真打起来的战役,还真不多。



七将才之间的交手,也是少的可怜。



这天下很大。



而七人所处王朝也有些分散,也就小将离跟烨王离得近,其余几人大多分散在天下各处。



故而,一时之间想要打起来还真有些难度。



除非七人所在的王朝迅速扩张,将周边各国吞并,然后不断朝着他们的势力范围蔓延。



否则……



这些人短时间内想要交手,打起来,还真没什么可能。



小将离与烨王倒是交过手。



可是又有谁看过他二人交手呢?



虽然那日胜败,早已在两人心中落定,可谁心里也不服谁!



他们下一次仍会继续交手,胜败难料。



这些人不清楚小将离跟烨王这边,究竟有什么仇怨,可这两人不合的气氛,众人也是看在眼底。



故而,众使节心思攒动。



若这两人没有联手的可能,众使节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时候的试探,也未尝不是在试探小将离与烨王的态度。



倘若这两人联手的话,众使节就不得不重新思量一下,他们接下来要如何做。



要如何……



在不触动这两位底线的情况之下,对秦国下手。



虽然他们也知道,秦国关乎着这两人的根本利益,可这也不妨碍他们以小范围的渗透,来达到各自的目的。



也许一开始时,并不会有什么成效。



可就像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一般。



只要在这里面钻出一个小孔,那么……



之后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不是?!



各国既然想吞并秦国,自然也不会认为他们可以一朝一夕,便能将秦国拿下。



他们为了吞并秦国,苦心积虑的谋划十几年,不断在秦国安插探子,分化朝堂势力。



并用渗透的方式,不断让探子打入秦国朝堂内部,且身处权利中心,故而,借此在朝堂中搅风搅雨。



各国不认为秦国是那么好拿下的。



如果秦国真那么好吞并,那……他们也不用处心积累,苦苦谋划如此多年。



如果秦国像他们周边的那些小国,小势力一样不成气候,也许各国势力只需要动动手指,或者是直接出兵攻打即可。



可问题就在于,也许秦国的后辈子孙并不怎么样,但他们的先祖却极有先见之明。



各种制度都较为完善。



虽然也经历过后世变革,可即便是有各国探子渗透,试图以内部分化,也未曾让秦国彻底分崩离析。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先祖打下的基础在,所有秦国历过后世子孙再怎么折腾,也没能让秦国在短时间内,便被彻底败朽个干净。



不然,皇帝与秦正等人还真无力回天。



即便之后寻来的小将离再如何能耐,她也不见得能让一个王朝彻底起死回生。



除非那个人是烨王!



否则,小将离真不认为谁有那种可能。



这不是夸大其词。



而是小将离对气运之子的正确认知。



这种人身上存在着大气运,所以对方想要建立,乃至挽救一个危在旦夕的王朝,其实也是相当容易。



只要烨王想!



那么……



依照对方的能力,以及他顶着的那层潜在身份,就算那个扶持的王朝再如何烂泥扶不上墙,它也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大的转变。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上一嘴。



秦国能在这些别国暗探搅风搅雨,不断渗透的情况下,还没有分崩离析,其中也不乏有烨王的威慑作用。



如果不是烨王在秦国,小将离还真不敢保证五年的时间,不足以让秦国彻底灭国。



也许秦国的先人确实为他们的后辈子孙,打下了坚实牢靠的江山基础,可也架不住后辈子孙昏庸无能不是?!



先帝在位时如何,众人看在眼里。



而秦国境内的混乱局面,众人也是有目共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