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任期
在这种不明状况的局势下,众臣也不敢轻举妄动,除非上面发话,否则他们也不敢贸然行动。



毕竟……



他们对现今的朝堂局势也不是很熟。



就算刚刚继任朝臣之位,众臣都想要在新帝面前表现自己一番,好博得新帝赏识。



可即便是要表现,那也得懂得审时度势才是!



免得一个不慎,破坏了秦正等人的计划。



帮了倒忙不说,很可能还会给新帝等人留下一个坏印象,将来的路,肯定也不怎么好走。



为此,众臣心底也是忧心忡忡。



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了忐忑之意。



他们知道今晚会有事情发生,但究竟是什么事,由谁主导,又涉及什么,还真也没几个人能猜到。



毕竟这一上来就是官居要职。



众臣心中惶恐。



他们之前还在边远小地苦苦挣扎求存,然而就在这时,曾经奢求不来的官位就这么落在了众人头上!



众人一时之间,也是惶恐莫名。



只觉得接下来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为秦国效忠!



能得新帝如此厚爱,众臣也不敢拿乔。



纷纷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决定要好好为秦国效命!



至于之后。



他们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就得看众人的努力了。



对此,众臣斗志昂扬。



因为新帝下达任命书时,也跟他们提过,这官职只会任期五年,之后便会换人。



他们能不能在五年之后继续担当此位,那就得看他们的政绩,倘若政绩不佳,或是有所懈怠,那么……



这个位子便要换人来坐。



也许是先帝在位时,朝堂中的局势给了新帝极大的危机感,所以这也造就了新帝采取五年制,任命朝臣之举。



每五年筛选一次,倘若实力不济,或者是无力施为的,那便换一个人上去担此重任。



当然,不是说五年就一定能出任五年。



倘若任职期间,该职位上的朝臣有任何僭越之举,亦或者是犯下罪行,那么他也坐不稳那个位子。



一样会换人。



总的来说,朝臣的任命以及调度相当严厉。



一旦不合格,便会立即下调,或者直接撤职。



毕竟秦国这时候,容不得有半分差池!



更容不得有那些偷奸耍滑之辈,在朝堂中搅风搅雨。



现在秦国正值危难存亡之际,倘若底下的朝臣不能齐心协力,与秦国同舟共济,共度难关,那么……



对方也就没有继续担任官职的必要。



说句不好听的,大家就是彼此利用,朝廷给予他们功名利禄,任命的朝臣就必须要付出相对的报酬换取。



如若不然,留着这些人作甚!



朝廷的俸禄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更何况这些俸禄大多出自百姓身上。



为此,这些朝臣必须对百姓负责,也必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让秦国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们彼此之间,也不过是利用关系。



互惠互利。



倘若关系一旦不平等,或是有所偏移,那么……这一层关系便不再牢不可。



皇帝对此也颇为看重。



武将这边,皇帝暂时不会去动。



那些人留着还有用,就算那些老牌武将想要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秦正与皇帝二人也不会去动他们。



这些人留着,还能震慑一下周边各国。



即便真发生战役,打起来了,他们还能以出战的名义将这些人派出,虽说难保这些人不会另谋高就,但……



至少这些人现在还是有点用处的。



现在的秦国就像是一团绞在一起的麻线,乱糟糟的,很是麻烦,想要将它梳理清楚,短时间内怕是很难见到成效。



所以这时候武力的震慑,就很有必要。



这也是皇帝等人在小将离回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安排小将离出手的原因所在。



小将离从地宫再度回来后,皇帝与秦正等人不是没有想过,要去动那些个武将……



但那些武将最近消停了不少,都安安分分的。



这让秦正与皇帝二人都有些不可置信。



当时的情况危及,小将离与烨王接连失踪,新生的将领也就只有夏挽歌一个,而夏挽歌那边却是已经闭门谢客。



这些留下的武将若想要趁机拿捏兵权,在朝廷之中搅风搅雨的话,其实也是相当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