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举例
可问题是他们安排的探子,都被小将离斩了个干净,现今朝堂上的这些文臣武将,全是新提拔上来的。



且多半都是些曾经不受重用,胸怀大志,心系天下,却又因当时朝堂局势,不愿同流合污,而郁郁不得志,被发放的边缘小地的。



这些人以前都没什么名气,或者说曾经也小有名气,但因为前朝文武打压,而导致籍籍无名。



只能在小地方苦苦挣扎求存。



所以这不值得他们关注,更不值得他们收买人心。



如此一来,这些新提拔上来的满朝文武之中,还真没几个是他们的探子,或者说……



到目前为止。



他们都没能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收买成他们的内线。



这些人竟然能因为前朝的局势而不愿同流合污,宁可到边缘小地方苦苦求存,也不愿待在朝堂之上被染成一团灰,黑色也则可见这些人都是些硬骨头,这些年的苦头他们都已经吃尽了,又哪里会三言两语,便被那些世界收买,又怎会因为这些人随意描绘的蓝图变心动不已。



早年受尽了心情上的跌宕起伏,这些新提拔上来的文武新政,自然也是心底有数,老婆对面的世界一再对他们抛出橄榄枝,众人也只是冷眼旁观而已。



倘若他们真的愿意接受众使节那边抛过来的橄榄枝,那么他们一早便直接跟前朝文武同流合污了,又哪里还会被发配到边缘小弟却苦苦挣扎,前半生郁郁不得志。



这些人心底都很清楚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终有一天,他们会守的拨云见日。



这些人心中有着自己的信仰。



倘若真的因为那些许杰许诺的东西而心动,那么他们一走便可以达成那样的成就,更早的享受到那种骄奢吟靡的生活。



又哪里还会因为得罪前朝文武,而被发配到边缘小地,或者是直接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流放。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是前朝文武在位时被安上莫须有罪名流放的人,简直多的数不过来。



其这些人多半都是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或者是跟他们在政见上有冲突,反对的极其厉害的。



朝堂的局势本就混乱,加上这些人更是拧成一股绳的互相打掩护,造成的乱象显而易见。



这样的例子众人看得太多,所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只不过小将离先前的举动,还是让这些时间的许多计划都直接半路夭折,不得不重新谋划起之后的事情。



对此,那些使节也是对小将离恨的牙痒痒。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奈何不得小将离!



这也导致他们想在秦国的地盘上伺机发难,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小将离直接打乱了他们最开始的计划,导致之后的事情也产生了许多变故。



加之朝堂之上,没有他们的人可以左右。



致使众使节这边一时间也有些一筹莫展,他们不是没有办法可以在秦国生事,只是这里应外合明显要更加轻松一些。



尤其是跟探子通气之后,许多事情都会变得更加容易,但让人感到有些惋惜的事,他们没有那个条件。



小将离直接将这些可能悉数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个使节也只能看着那边干瞪眼,加上皇帝等人有意主导局势,导致众使节那边一时间也有些施展不开拳脚。



没有探子当暗线牵头,他们这边的许多计划都不好施展。



加上那些新上任的文武百官,更是跟吃了磅砣似的,对他们提出的条件一点也不心动。



这也导致一众世界对秦国的文武颇有微词,心中还不免生出了几分怨对之心,还真没见过骨头这么硬的。



若不是没有他们的人在,这时候这些使节怕是又要生搬硬套之前的那一套,将这些跟他们对着干的人往死里打压!



只可惜……



现在的朝堂显然不是他们可以主导。



曾经那些被他们串通好的文武百官早已不在,朝堂已经肃清了一切混乱的景象,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若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使节还能说到秦国的文武为他们效力,不得不说,至少对方的口才是可以的。



而且对方画大饼的能力定然也是让人望其项背的,否则也不至于让那些在边远小地坚持本心,苦苦挣扎数年的人就这么直接叛离本心,跟他们串通一气。



或许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皇帝等人才会这般无所顾忌,想要大干一场。



倘若不是对这些文武充满了信心,想来皇帝等人也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孤注一掷。



此时的现象你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皇帝等人的选择并没有错,他所提拔上来的这些文武都是支持他的。



不管今后如何,至少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方的心还是向着他的,这一点便足够了。



之后如何,且看之后如何行事。



现在去想以后的事情,虽说有远见,但事情的变故太多,与其这样还不如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