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折中
小将离严厉的目光转瞬即至。



夏挽歌轻咳了一声,解释道:“不是我等有意拖延,而是奖励方面该如何圈定,还有待商榷……”



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小事。



奖励田亩开荒,事关钱财划分。



这一块该如何调动,他们还需要再仔细斟酌一番。



多了,他们这边倒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终归影响不好,可少了,同样也不利于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只能适中。



但“适中”又该是个什么界限?!



众人在这一块上争论的有些厉害,一时间有种僵持不下的感觉,所以并未及时敲定下来。



这也是夏挽歌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



事关钱财调动,手中握有多少金银,夏挽歌心底有数,可该划分多少到奖励开荒这头,她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南境的田地多半已经荒废。



想要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以及鼓励百姓开荒种田有点麻烦,这需要人好好斟酌一番才能下定论。



毕竟……



土老爷势力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尚在。



曾经各地被苛税赋税,强行征税的事情还历历在目,田亩的税赋几乎成为了压倒百姓生活的最后一棵稻草。



如此,想让百姓在短时间内重归田地,开荒种田似乎有些不太可能。



小将离闻言,眉头轻蹙,思绪了片刻,道:“你们昨夜商议后,大概是在什么范围?”



“每亩七至八钱,或十亩一两银子。”夏挽歌抓了抓头,一脸苦大仇深的说道:“这只是一个大概,如果要细分的话,还有的谈呢……”



“……”



看着夏挽歌那一脸怨念的模样,小将离沉吟了片刻,到底是没有责怪对方什么。



这事情,夏挽歌估摸着也拿不定主意。



关津那边很可能也有着一定的考量,故而这具体的数额,并未商定下来。



众人一夜间,已经商议了太多。



小将离觉得自己没必要太过苛责他们。



南境的事情已经有近八成,有了大致的框架,可以开始慢慢运转,并逐日修改了。



于众人而言,可谓是大功一件。



日后在这大概框里,再去修改那些细化的条条框框,也容易许多。



思及此,小将离心下长叹一声。



微微闭了闭眼,罢了……



她忽地抬眼看向夏挽歌,伸手搭在对方肩头,郑重其事的说道:“你们已经尽力了,无需自责,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就行。”



小将离倒也没有太过为难众人。



在其位谋其事。



如果他们完成不了,那就由她来好了。



她倒不是诚心想当个甩手掌柜,而是小将离也有着自己的考量,这些人可以尽早独当一面,于秦国而言,是一件好事。



就秦国现今的情况而言,开枝散叶才是王道。



而小将离手底下这一批,曾经归属于秦正麾下的将士,就无疑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这可比那些个吃里扒外的老将要靠谱许多,而且这朝堂,也是时候该换换新血了。



武将之间的兵权交替,也不会相隔太久。



当初皇帝在小将离带兵离京前,也曾找她洽谈过一番,话中所指,便是有意无意的让小将离为武将这边培养些可塑造的好苗子。



毕竟那些老将终归还是让人难以放心。



小将离也不会拂了皇帝等人这意愿,毕竟她也有意培养几个继承人……



“这事情你能决定无疑是最好的。”夏挽歌开口道:“不然众人一番争论不休,估摸着也很难敲定下来此事。”



事关钱财方面的调动。



加上如今的财政大权,已经被小将离交至关津手上,这里便容易产生一些意见上的分歧。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难免会让人头疼些。



如果小将离这边可以直接做决定的话,那无疑是最好,因为这也省得众将领与关津,商议什么样合适,什么样不合适。



“辛苦你了。”小将离说道。



她也看出夏挽歌跟自己一样,不是那等在案牍上能闲得住的主儿,外面的风景何其靓丽,埋头在这案牍上奋笔疾书,似乎就显得有些无趣?



常言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小将离也从不否认这一点,但人各有喜好,故而,似乎夏挽歌更喜欢外面那敞亮的天空?



有人喜欢埋头奋笔,有人喜欢在外纵马驰骋,就好比琴棋书画各有精通,笔墨纸砚各有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