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安好
真实意图暂且不知。



但对方送来的书信上,字里行间,确实有着那么几分意思,小将离对此也只是笑笑,并礼貌地回了信。



不过……



相较于烨王这边,小将离的态度就相对比较含蓄了。



她没有像烨王那般,带着丝丝示好之意。



毕竟于小将离而言,两人之间还隔了那么点恩怨,怎么说,都是有点隔阂的。



不管实情是否如烨王当初所说的那般,小将离都不可能,如此轻易放下芥蒂……



对于烨王所言,小将离至今都持怀疑态度,有些事情难辨真假,太过轻信,有时候反倒容易害了自己。



她与烨王之间的隔阂,非短时间内可以化解。



即便有合作这个前提,但有些东西……其实两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给烨王那边回了信,轻描淡写地将两人的合作一笔带过。



不过,小将离的态度还算温和,并没有什么迁怒的意思,只不过显得较为疏离就是了。



两人间毕竟还有隔阂,在这要是显得亲密无间,反倒更让人容易猜忌生疑。



至于烨王那边看到信件后,会有什么反应,自然也不在小将离的考虑当中。



反正……



礼尚往来罢了。



没必要太过纠结什么!



不过烨王的态度,还是让小将离多多少少有些在意,对方的转变,这些时日也已经让人看出了些许端倪。



尤其是书信中所夹带的示好之意,若非她可以确定这信,是经烨王之手写出来的,而非他人。



小将离怕是都要以为,那些信是对方找人代笔的了。



书信的事情暂且不论。



透过烨王所书写的那些字句,只要不是烨王口中所谓的另外一股意识,那么……事情应该不会太糟。



怎么说也是盟友,这关系还是需要维系的。



加上有十年的期限,如果期间不发生什么重大变故的话,这事儿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偏离。



小将离对此,看得还算比较开。



有烨王在东境边陲坐镇,顺带监察另一员老将举动,总得来说,东境的局势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



即便之后,真有变故发生……



即便烨王变成了那个对她极为厌恶,恨不得将她除之而后快的那个“烨王”,她也不是很担心东境的局势。



毕竟烨王的杀意,只针对她一人。



而不是针对秦国!



如此一来,东境的事情也可以暂且放心了。



只不过……



想到烨王书信中,所展露的示好之意,小将离还是不免在心底嘀咕了一声,如果老皇帝还活着,看到那些书信,也不知会不会被气疯,这就是他所信赖的宠臣!



也许,单凭几页书信,无法评判对方的真实意图,但如果将这些信摆在老皇帝面前……



说句实在话,也确实够膈应人的。



光是想想,她便觉得老皇帝如果还活着,面色一定会很精彩。



思绪有些飘远。



小将离很快再度将心神收拢,继续垂眸看着手中的密报。



京都那边也回信了。



大抵意思就是京都的局势稳定。



小将离暂且没有后顾之忧,秦国各方面,也被两人治理的井井有条,倒也不必太过担心,京都会发生什么危机。



唯一需要注意的,大概就只有禁卫军大统领。



这人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反叛。



除非南境边陲战败,除非大云与金朝,乃至周边各国的军队破关入秦,兵临城下,彻底将京都围困!



否则,对方应该不会贸然轻举妄动。



秦国现在虽然破落,但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时候贸然行动,反倒容易搭上自己的性命。



老皇帝虽然将秦国败朽的彻底,可谁又能知道秦国皇室,有没有为秦国留下一点底蕴,留下那么一两张底牌?



事实如何,谁也不清楚。



在没有彻底明晰秦国是否有留下底牌,是否已经图穷匕见之前,贸然行事,实乃冲动之举。



将密报上的内容逐一看完,小将离手腕轻颤了一下,火焰自手中升腾而起,迅速燃烧着一切。



密报很快被点燃,灼烧化为灰烬。



最后落在小将离手中的,只有那一小撮灰烬,手指搓捻,很快,灰烬也随之消失不见。



夏挽歌坐着一旁,将这一切看得分明。



然,她却没有多问什么。



平静的看了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