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5章
旭日初上,前夜宫内变故已经传遍长安大大小小的府邸。



如果说,第一次听闻废太子兵变的消息,让他们感到惶恐、不安和痛心疾首;



那么,第二次得知七皇子宫变上位,景元帝生死不知,就让他们茫然了;



至于现在,第三次宫变,朝野内外震荡混乱,他们更多的则是麻木。



早朝还是老规矩。



只是坐在龙椅侧的,不再是那位面慈心黑的太子,而是孟太后。



……孟太后!



无数大臣震惊地看着多年不出的孟太后身影,不敢想象昨晚事情竟然还有孟太后的手笔!



他们心里的感觉骤然变了,毕竟孟太后曾经做了十几年的摄政太后,她儿子亲政后的不靠谱,更是衬得这位太后殿下有多么英明神武。



况且,太后摄政时,朝政清明,百官和睦,几乎要有了盛世的景象,当时制定的许多朝政到现在都还影响着大云。



所以不管是老官员,还是新官员,都对这位孟太后的威望有着不同的感受。



更别提这里面站着的人还有孟太后的老班底……



此时,有很多人知道,今天这场早朝,极有可能决定?



有的人心思涌动,恨不得能在这场变动里,助某位皇子上位,搏得从龙之功。在他们看来,自然是六皇子出身高贵更值得追随。



但他们看到孟太后镇定自若的脸色,很快就什么心思都没了。



有太后在,哪位皇子上位恐已成定局,又怎么会给本就动乱的大云火上浇油?



对此,孟太后没有当天宣布消息,而是在短暂的早朝结束后,带着一群位高权重的大臣去后宫看了景元帝的情况。



奉御就在一侧,沉声道景元帝病情,正是因为药毒经年累月侵入五脏六腑所致。



奉御将脉案拿给几位老臣一一看过,这些老臣也有识得医理的,自然能判断出这份脉案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心里关于孟太后的最后一点怀疑打消,开始为景元帝痛哭起来,也逐渐认可了孟太后之举是拨乱反正,而不是利欲熏心多年后重新杀回来。



两日后。



孟太后册立四皇子叶诤为太子,并宣布了景元帝的退位诏书,新帝的登基大典将与不日后与册封太子大典一起进行。



帝位尘埃落定,大家意外也不意外,毕竟现下皇子就那放下锋芒的,另有其人。



而那个人,就站在四皇子叶诤的身后。



登基大典当日,一切事宜按新帝所言从简。



新帝全程面色心不在焉,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大权在握的激动。



不对啊,一个人登上天下至高无上的位置,怎么说也该宣告一下作为天下之主的野心,为什么新帝看起来却这么不耐烦呢?



是了,是了,现在大云外患虽定,内忧却层出不穷,整个王朝早已经千疮百孔病入膏肓,新帝上位就要面临一大堆烂摊子,谁在这个时候还能高兴得起来?可不得不耐烦嘛!



这不正是说明新帝心系天下黎明苍生,极可能是个明君吗?



先前的景元帝……尽管议论不好,但他们也不得不说,景元帝并不是个好皇帝,反而喜好把弄权术,时常为了平衡他的朝堂搞出各种事情,于是朝堂内外倾轧不断,做好事的比不上会做人的,久而久之官员们也就无心做实事了。



后来的太子好不容易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结果兵变失败坠入泥泞。



再后来的太子也许就更离谱了。



没想到平庸的四皇子反而成为他们的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1)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