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1章 宰相被调包
大唐,北边沿海地带,一片沙滩处。



周瑾带着几人正在海边走着,在靠岸边,有一艘艘帆船停靠着。



这一艘艘帆船都比大唐水军平时用的帆船要巨大,明显是改良版的帆船。



这也是他们用来北渡海洋用的帆船。



“都督,你确定,我们这个帆船,能够渡海?”



其中一人略微迟疑的询问了一句。



其余几人也看向了周瑾,一个个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他们可从来没有渡海过,现在却要准备渡海,他们感到没把握也很正常。



大唐水军,从古至今,都是在河流湖泊里玩玩的而已,最强的海上对外战争,还是他们先前攻打大日国的那一战。



甚至到了现在,大唐对周围海域都没有任何控制权之说。



渔民们平时对海进行捕鱼,也只是在浅海地带进行,不敢进入深海地带。



而这群人的目标,却是横渡海洋,寻找海洋之外的国家。



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地狱级难度的挑战。



周瑾倒是云淡风轻,双手背负着,那双眼眸看着在岸边的几艘帆船,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既然和你们说了,那我怎么可能没把握?嗯?”



那几人听到周瑾这话,一个个瞬间定了神,不再迟疑。



这些从军队里养成的习惯。



只要是周瑾制定的战略,都是必胜的。



如今他们听到周瑾这话,下意识的就不再有任何犹豫了。



周瑾看着这几人的表现,没有说什么,在袖子中的拳头微微握了握。



说实在的,他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握。



毕竟他从未出海过。



或者说,大唐历代都没人出过海,而他们是第一批出海的人。



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出海就是一片摸黑,完靠着运气来的。



可是这也没办法。



周瑾也明白。



大唐之中,北渡海洋唯一有几率成功的,就是他们了,换做其他,根本没有任何几率。



而大唐现在的的确确需要知道海外国家的信息,否则将会很被动。



“罢了,这趟海,无论怎么样,都必须要出了。”



周瑾目光闪过一抹坚定之色。



他和身边几人交代了一下,便朝着附近一座城池,自己的临时住处走去。



他北渡汪洋之前,他需要写一封信给诸葛无明才行。



无论他北渡汪洋能不能成功找到海外国家,他都需要写一封信给诸葛无明。



大唐水军,不对,应该说是大唐海军这一方面,必须着手加强。



大唐日后肯定会在海上进行战斗的,海军方面必须发展起来,先不说渡海入侵其他国家的事情,至少需要把大唐周围的海域制霸权握在手上才行。



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海军。



所以他认为,大唐海军是重中之重。



周瑾在写完之后,便联系了当地的东厂之人,将信交给东厂之人,让对方转交给诸葛无明。



如今的周瑾虽然已经不是水军大都督,但是在北边沿海的东厂分部,大多数人都是与他相识的。



周瑾只是要寄一封信给诸葛无明,这些东厂之人自然不可能不帮忙。



……



当周瑾的信件送到诸葛无明手上时,已经是五天后了。



书房内。



诸葛无明细细读完整封信,也不由点了点头。



信上,周瑾已经将大唐海军的利端与弊端都阐述了出来。



利端无疑很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大唐海军都会有很大的作用。



而弊端也有,那便是养一支海军所要花费的成本,而且周瑾离开,统领海军的将领都找不到,加上如今大唐新得那么大的疆土,都还没稳定下来。



这个时候组建一支海军,俨然会对大唐的经济产生一定动荡。



诸葛无明在看完这封信后,并没有下任何定论,而是派人去将一部分能决定朝堂政策的重臣请到了宰相府来议事。



……



诸葛宰相亲自邀请。



朝堂的重臣怎么可能不给面子,一个个屁颠屁颠的,就来到了宰相府。



宰相府内。



空荡的大堂今日总算热闹了一些。



不过,并没有以往文武百官齐聚时热闹,因为今日邀请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重臣,在位置分配明确的情况下,重臣们都乐呵乐呵的彼此交谈着,没什么争吵,场面倒是和睦。



走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