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三章 民心似水,我为河伯
君之辱。况且那些永远不得安息的亡魂,正在陛下眼前。”



“高羡受教了。”庄帝立即肃容,惭声道:“确实是追上了雍国那个老匹夫,想着从此边境无患,百姓安宁,有些忘形。”



庄高羡如今的境界已经超出杜如晦,却依然保持着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杜如晦闻言,既不穷追猛打,也不老怀大慰。而是轻轻揭过这个话题。



“陛下可以在此域外立一生灵碑,以为缅怀纪念。碑上自陈失土之责,记为国仇。将拔除白骨道重新列为国策,誓慰亡灵。如此,可以平民怨,收民心,聚民意。”



庄高羡叹为观止:“此诚金玉良言!”



庄国上一次以拔除白骨道为国策,还是太祖庄承乾时代。当时也确实将白骨道连根拔起。



今时今日,死灰复燃的白骨道声势远不如当年。但重立此策,还是能唤醒庄国百姓的记忆。既表达了维护祖制的心意,又表明了与白骨道不共戴天的决心。



将所有的民怨都集中在白骨道身上。一旦拔除白骨道,庄高羡不但不会因为枫林城域的失陷而被唾骂,反而会因为亲复国仇而赢得民心。



杜如晦落子如春风化雨,手段老辣圆润。



这也是他能在庄高羡养伤的时间里支撑庄庭的重要原因。



枫林城域里雾气涌动,也遮掩了其间的惨烈。彷如这片地域上发生的所有故事,都已失陷阴阳间。再无天日。



“无生无灭阵也看过了。陛下将欲何行?”



庄高羡轻轻一掸衣袖:“既然来了清河郡,怎能不去清江拜访长辈?”



……



……



自佑国离开后,姜望继续往齐国的方向前进。



天佑之国于他只是旅途中的一程,他有他自己的路要走。



赶路并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一路上炼剑,炼身,炼心。



以天地为炉,红尘为火,己身为铜。



从小周天,走向大周天。



遇山登山,遇河涉水,遇店歇脚,遇不平……拔长剑。



脚下路越走越长,修行路越拓越宽。



他逐渐感觉到某种变化在发生。



就好像云遮雾掩的一条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笃定。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