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章 立场
因为田无镜个人用兵和治军喜欢讲究细节和掌控的缘故,所以这些折子,都会呈送到王帐里,让田无镜过目。



大军云集,战兵、辅兵以及民夫,加起来,何止百万,因为皇权不下乡的缘故,燕地的富州知府都不会实际掌控这么多人。



田无镜放下了第一封折子,道:



“薛楚贵治军不严,鞭二十。”



这是靖南王觉得光杀那个守备不够,还得连主将一并处罚了。



田无镜放下第二个折子,道:



“攻城之战与野战冲锋不同,军律所适自是不同,发之于全军总兵过目,命他们自行斟酌。”



当初在雪原上,李富胜部就因为镇北军的这一习惯,导致明明后方鸣金收兵了,结果士卒没有回来,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将领身先士卒,士卒保护将领,这种氛围下,军队才有真正的战斗力,才能无所畏惧,但那是野战,而攻城战讲究太多细节拿捏,完全是另一种战争方式,一些军法,不合时宜了。



至于第三个折子,



田无镜抬头,看了一眼郑凡,将折子丢下来,



道:



“说说。”



民夫斗殴,还是燕地民夫和晋地民夫斗殴,按理说,原本军纪官的判罚,没错,当下,当以大局为重,晋地的人和兵马,也是伐楚不可忽视的力量。



“末将以为,民夫伙食,是上官定的,这事,有责任也应该在上官,再者………”



“是故意偏袒?”



靖南王打断了郑伯爷的话。



“是。”



“为何。”



“我军是燕军,燕地民夫,从燕地跋山涉水至此参与国战,当有优待。”



“本王还以为你平野伯最喜欢讲的是文人那套有教无类呢。”



因为平野伯麾下,燕人反而不是多数,蛮族、晋人、加上现在的野人,才是真正的多数。



“王爷,末将麾下是一个特例,从大局上来看,这场伐楚大战,我们真正能依靠的,还是老燕人,如果是在我部,我会用其他的法子处置,但这件事发生在罗陵部,是王爷的靖南军本部,就不能这般处置了。



六皇子曾指着蛮族对末将说过,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晋人不是蛮夷,但至少目前来看,晋人作为我大燕的新征服之民,再被我大燕席卷进这场国战之中,他们的不满,是肯定的。



所以,一碗水端平,晋人不会领情,燕人,会伤心。



与其两头都掉下去,倒不如先抓住根本。



燕晋平等,将晋人视为燕民,将晋人转为燕人,得等到我们攻破镇南关,剪除来自楚国的威胁后才有余力这般做。”



最后,



郑伯爷很郑重地又加了一句:



“不管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下,老燕人,燕民,燕军,永远都是我大燕的真正根基。”



田无镜很认真地看着郑凡,



郑凡则很平静地站在那儿。



终于,



田无镜点了点头,



道:



“就这么办。”



“是,王爷。”



“帮本王着甲,随本王,去李富胜部看看。”



郑伯爷帮靖南王穿上甲胄。



随后,



外面有亲兵牵来了二人的貔貅。



只带了百余骑作护卫,郑伯爷和靖南王一起出了中军大寨。



正在那里画图纸做记录的公孙寁抬起头,看着刚刚出去的队伍,年纪还小的他,情不自禁道:



“伯爷看起来,和王爷好像。”



一样的貔貅,



一样的金色甲胄,



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们很相像。



宫璘听到这话,



道:



“我父亲说,咱们伯爷是王爷指定的接班人。”



随即,



宫璘意识到自己说多了,可能是面前的公孙寁年纪实在太小,所以自己疏于谨慎,犯了言多的毛病。



谁知公孙寁却点点头,道:



“我阿父也这般说过。”



……



比起东山堡的快速告破,西山堡这边,则陷入了长久的僵持鏖战之中。



如果让李富胜来选,他必然更乐意选择郑凡的那种状况。



守军杀出来,他再推过去,干脆利索,战事结束。



总比现在………



“直娘贼,气死老子了!”



李富胜丢下手中的军旗,对着地上吐了两口唾沫。



今日的攻势再度告停,燕军开始撤退,城墙上的楚人,则发出了欢呼。



“报,将军,王爷和平野伯来了!”



李富胜听闻这个,脸上又闪现出了羞恼之色。



倒不是他记恨谁,而是战事一直焦灼没有起色,他真不好意思见田无镜,至于郑凡,他居然也来了,看看人家的战绩,真的是没法比,总觉得自己会显得很蠢!



要知道,上次在自家帅帐内,靖南王对自己直接说郑凡那边没问题时,他还很不服气呢。



双手用力揉搓了几下脸,



李富胜吩咐身边的一个亲卫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