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五章 必死无疑
俸禄。



这一代还好,下一代,再下一代时,除了一座牌坊还在那儿,你日子过得,也就那样吧。



没了地方驻守,权势,就如无根浮萍,是存续不下去的。



王太后听到这话,几乎脱口而出:“不……”



坐在王座上的郑侯爷则也摇摇头。



王太后见状,不说话了。



孙太傅面露痛苦纠结之色,他不似王太后那般,以为平西侯爷只是拒绝迁移王府的决定,他清楚,这是侯爷,对这个处罚,不满意。



自古以来,破国灭家之后,对皇室,其实基本都秉持着赶尽杀绝的意思。



例外在于,其是否提前投降了,而且,是在哪种程度的投降。



晋王一脉,因虞慈铭自开南门关引燕军入晋,这才是福报;



原本司徒家这一系,司徒雷做得,比虞慈铭还要多一些,格局,还要敞亮很多,而且,送给燕人的家底和地盘,残破是残破了点儿,但也是帮了大忙,为接下来的对野人对楚人的战事,提供了巨大助力,这才挣取到了比晋王更好的待遇,驻守地方。



现在,



折腾得没了。



何苦?



郑侯爷开口道;



“这个成亲王,得废掉。”



一时间,



司徒宇猛地抬起头,看向郑凡。



王太后更是如遭雷击,马上喊道:



“不,不可以,王府不能倒,不能倒!”



大成国没了,王府,就是太后对自己丈夫最后的挂念。



郑侯爷开口道;



“从司徒家支系里,选一人,承袭成亲王爵。”



“凭什么,凭什么!”



司徒宇马上吼道。



这比废掉他王爵,更让他难以忍受!



这就像是,你的家产因为天灾或者自己经营不善,家败了;



那是天灾人祸自己不争气,没办法的事;



但你的家产被别人拿走了,这气,就不同了!



大家虽然都姓司徒,



但自己父皇和两位大伯,还是兄弟呢,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呢,但那能一样么?



如果同姓就能这般互通有无,那古往今来,还有什么皇子争位?



郑凡目光微微一凝,



看着司徒宇,



道:



“你再叫唤,今晚你就可以突发恶疾,薨逝了。”



“……”司徒宇。



司徒宇低下了脑袋。



王太后哭着对平西侯道:



“还请侯爷,手下留情,还请侯爷,手下留情。”



这份自己丈夫的基业,不能丢。



与之相比,先前孙有道所说的,迁回燕京,算是极好的了。



因为,至少可以保证宗祠香火。



一旦过继给了别家,



那家人或许会继续祭奠列祖列宗,



但哪里会去祭奠自己的丈夫?



自己的丈夫,身为天子,在九泉之下,却得断了血食供奉,这又是何等的残忍?



孙有道开口道:



“侯爷,老夫觉得,这事,还得从长计议,还是得等燕京来旨意。”



郑侯爷则道:



“燕京的旨意,大概就是让本侯,听从许太守的建议后,再自行决定。”



“………”孙太傅。



孙有道明白,大概旨意,真的会是这样。



燕皇乾坤独断,确实是乾坤独断,但对外的一些事情,却又极舍得放权。



所以,圣旨不出意外,真的会如郑侯爷所说,最后,还是由郑侯爷来代表朝廷去处理,朝廷不会往来不停地派遣钦差过来耽搁事情,只会最后有了决断后,派人过来走一个过场。



最重要的是,



如果平西侯爷只是一个武夫,那还好,可问题是,平西侯爷之所以能够当上侯爷,一是因为他的军功,二则是因为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军务,这就更给了燕皇放手交给他去料理的信心。



“侯爷,再留一分恩德吧。”孙有道叹气道。



“大燕先前,就是对这座王府,对颖都,留得恩德,太多了。”



“侯爷………唉。”



孙有道不说话了,他真的,无话可说。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那个女人,她有了身孕!



而且,



还公之于众!



这就堵死了大部分转圜的余地。



如果瞎子在这里,大概会打个比方,说这就好比康熙年间得朱三太子案,清廷也想做做怀柔之策,走走仁义包装,毕竟,多尔衮进京后,还给崇祯帝发了丧,但崇祯帝,毕竟是死了的,所以,在朱三太子案上,清廷只能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燕国现在在晋地的处境,其实很类似。



这时,



王太后忽然擦了擦眼泪,



开口道:



“侯爷,哀家愿意告知,王府后面站着的那位,到底是谁。”



孙有道听到这话,目光先是一惊,他是真不知道这件事,因为他早就被隔离开了王府赵文化那帮人的决策核心隐退了。



郑侯爷没说话,



等着太后继续说,



而孙有道则直接咬破了自己的嘴唇,



从椅子上起身,



跪伏下来,



喊道:



“贞娘,你说出来,你和你儿子,就必死无疑了啊!”



————



感谢呜嗷的墓志铭同学再上一盟。



争取一点前还有一章,但如果晚了点,大家也见谅哈。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