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七十六章 燕京风起
“臣,遵旨。”



郑侯爷起身,向马车走去。



这时候,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了跪伏在边上的姬老六。



姬老六在此时也似乎有所感应,抬起头。



然后,



姬老六看见郑侯爷再度很自然地转过了视线,完美交错转移。



呵呵,



姬老六再度低下头。



他不气,



因为当父皇让太子赶车时,靖南王可以说,平西侯赶车更为适合;



但他郑侯爷,不可能走过去再来一句:



六皇子比臣更善驾车。



待得走到马车前,



太子后退两步和郑凡见礼,



郑凡和太子同时见礼;



没多说一句话,因为太子已经很尴尬了。



随后,



燕皇和靖南王坐入马车内。



郑凡上了马车,拿起缰绳,开始赶车。



赶车,是有技术难度的,不过可以拉乘陛下马车的马,都是被极好地驯服和调教过的,缰绳轻轻拉拽,它们就能稳稳地上路,拖动马车的前行。



马车开路,四周跪伏下的人群开始让道。



这辆马车,自是无人敢阻拦。



进燕京东门,再走官道,再上御道,一路,都是禁军在把守,两侧是黑压压的百姓跪伏,山呼万岁。



百姓们并不懂得什么叫太子监国,



他们只知道自家的皇帝陛下在后园疗养了好久好久,



他们已经习惯了燕皇就是他们头顶上的天,这种安全感,可不是什么劳什子太子或者六皇子所能替代得了的。



同理,



于民间,于朝野? 于军中? 都是如此。



千秋以来,帝王都在追求着丰功伟业? 追求着开疆拓土? 这种功勋,并非只是为了青史留名? 更是一种个人威望的积攒和巩固;



因为皇帝,本身就是九五至尊? 是一个国家的至高。



而当今世上? 诸国之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君主能拥有媲美燕皇的丰功伟业。



所谓的穷兵黩武,



所谓的民不聊生,



所谓的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百姓的呼声,因为绝大部分的百姓不识字,写不出这种对仗工整的话语来。



燕京城的百姓,在整个大燕? 算上晋地,都是生活水准最高的一批了? 他们大部分本就和民不聊生不太沾边;



就算是真的去此时大燕遭受旱灾,民不聊生? 易子而食的村庄去走访去问问,那些瘦骨嶙峋的老燕人? 说不得还会在家里继续立着燕皇的长生牌位? 至多骂这贼老天降下大灾? 却绝不会去骂这天子如何。



赶车的郑侯爷,



看着两侧的百姓,



心里头,



有着越来越多的明悟;



当你站的位置不同时,你的思考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燕皇确实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地对外战争,将整个国家拖入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有些人做的事儿,当世人是没资格去盖棺定论的。



留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甚至,彼时的千夫所指,独夫民贼,千百年后,则是万人称颂的千古一帝。



宫门,开启。



一众宦官跪伏两侧,



齐声高呼:



“奴才恭迎陛下回宫!”



“奴才恭迎陛下回宫!”



郑侯爷微微加大了一些持缰绳的力道,马车,稍微以更快一点的速度驶入了宫门。



这标志着,



大燕的皇帝陛下,



再度进入了大燕的真正权力中枢,虽然,他其实根本就未曾遗失过。



郑侯爷下意识地微微侧头,看了眼自己身后的车帘;



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吧,



对这位皇帝陛下而言如是,



对如今大燕虎压东方局面如是,



对当年站在一起的三个人,铁三角,如是;



对于这个时代,



如是。



很多人都清楚,燕皇的身体,已经摇摇欲坠了。



这不是秘密,也根本秘密不起来;



后园的疗养岁月,其实不算休养,而是在硬熬;



熬过了那个冬,熬过了这个春,熬过了先前的夏,终于,等到了这个秋。



他回来了,



他,



也回来了;



帝国的中心,放置着的,仍然是属于他的座椅,下方,还有两个座位。



一个谁都知道垂垂暮年的君王,



以这种方式,



在对这个国家朝廷运转近乎保留地前提下,再度牵起了缰绳。



看看那些跪伏在那里的大臣们吧,



谁,



还有勇气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去违背这位帝王的意志?



什么是权柄?



什么是权力的艺术?



什么是真正的登峰造极?



昨晚,郑凡让孙瑛记得今天多看看,其实,今日看得最直接,感悟最深的,还是他郑侯爷自己。



这马车,



确实不是白赶的。



入宫后,魏公公就来带路,领着郑凡将马车赶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已经做好了准备,暖房已经热起。



在燕皇下车时,郑凡注意到了,燕皇额头上明明有虚汗,皇帝,怕热。



但他依旧走入了暖得有些燥人的御书房内,在他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自始至终,



田无镜没和燕皇再说一句话,



先前在马车内,二人也没有交流。



是的,



郑侯爷就是那个车夫,他可以作证。



皇帝进了御书房,靖南王就站在门口。



他不进去,



郑凡自然也不可能进去。



燕皇,也没有吩咐人喊他进来;



站了一会儿,



田无镜转身,往外走。



郑凡跟在后头。



宫内外,整个燕京城,此时此刻,正在绞尽脑汁思索他们会在御书房内聊什么的人,不知凡几,但,大概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他们其实一句闲聊都没有。



“陛下,靖南王和平西侯爷,向凤正宫去了。”



凤正宫,曾是皇后娘娘生前所居之宫。



皇后娘娘薨逝后,就一直空置在那儿,燕皇也未再立新后。



坐在椅子上的燕皇,



双臂强撑着两边扶手,



目光,



幽深得让人不敢直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