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魔临》 第十八章新一代之战
br />
行军途中,陈仙霸还偶尔问问天天,自己有些时候的一些举动,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动作,有没有几分王爷的风采?



天天当然说有啦。



但天天更知道的是,他印象中的父亲,在军中,在外人眼里,在家里,其实根本就不一样。



只不过最开始瞎子他们帮忙给郑凡造神时,天天还是个小不点,等天天长大后,郑凡已经很适应自己的身份了,不需要去刻意,自然而然地就能流露出属于真正上位者的气势;



所以,这种差别在天天看来,是父亲爱护家人的表现。



在外头,是威严的摄政王,是晋东军民的守护神,在家里,是一个和蔼愿意陪着孩子们玩的好父亲。



只能说这一大一小哥俩,



对“王爷”的观感实在是过于先入为主得好了,很多方面,能够去自动脑补和美化。



辅兵们,一路行军,一路“攻城略地”,这战功,刷得那叫一个嗷嗷叫的。



光有士气,自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军,否则第二次望江之战,苟莫离就不会输得那么惨;



但要是连士气都没有,那连军都算不上。



辅兵们经过一场场“大捷”的洗礼,气质,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再加上平日里的训练,以及每到一座城旁边,都必不可少的一通流程,这支辅兵队伍,正在快速地成长起来,开始有正兵的模样了。



另外,



陈仙霸没有难为那些主动投降的城池,也没去动当地的贵族和大家族;



但却主动向他们要求归附;



这其实也是这些地方蛇头们想要的,倒也不算是“抓壮丁”。



一时间,地方大族子弟,不少都自带干粮甲胄军械等等,主动到陈仙霸帐下效力。



这批人的规模,现在也有个近三千了,其中还有不少自备战马的;



同时,大军每至一处,往往还是他们最为积极,打探、劝降、甚至是偶有遇到些许抵抗,他们也是冲杀得最起劲。



陈仙霸更是从中择选了十八个大族子弟,破了酒禁,和他们一起摔碗拜了把子,可是把他们感动得稀里哗啦。



天天没有加入这种热闹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很平静地旁观;



而陈仙霸也清楚天天的性格,并未难为他跟着自己来“交际”。



毕竟,



摄政王长子的身份,往这里一摆,清高一点,反而更能让那些人受用。



今日,



又不战而破了一城,陈仙霸带着这“十八个”义兄弟,一起喝酒庆祝。



……



“吃过了?”



陈仙霸走到天天身后问道。



“嗯。”天天应了一声。



陈仙霸在旁边坐了下来,原本,陈仙霸以为天天是坐在这里看月亮,但坐下后才发现,天天脚下用树枝画着的,是地图。



“先前那帮家伙鼓动我向王爷请命,让我来镇守这三索郡,呵呵。”



“霸哥觉得如何呢?”



“为了先安抚他们,我当然是拍着胸脯答应了,不过,我心里觉得没什么意思,圈个草棚,称王称霸的,可能在那些地方豪强子弟看来是个很不错的念想,但在我这里,不值一提。



咱还年轻,还没到养老的时候呢。”



“是呢。”



“怎么,你在思虑什么?”



“霸哥发现了没有,最近有些太顺了。”



“顺不是应该的么?”陈仙霸反问道。



“太顺了,也不好。”天天微微皱眉,继续道,“再过几日,我们就将到三索郡郡城所在地了,其他中小城池都不战而降,这座郡城,霸哥你觉得会如何?”



陈仙霸不以为意道:



“会如何?不肯定是把咱圈在这里,尝试聚而歼之么?”



“唔……”



天天愣在了那里,



原本他思虑的,他担心的,他在想着组织措辞劝谏的所有话,在陈仙霸的这句话之后,一下子说不出来了。



陈仙霸也捡起一根树枝,在天天所画的地图四周不停地进行勾勒: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呵呵,另外,还有这里。”



这是三索郡的西半部分,等跨过郡城这道坎儿后,才能被他们去触碰。



“依照咱们的行军速度,差不离了。”陈仙霸轻咳了一声,继续道,“其实,从最早开始的下渭县城到之后咱们破的那些城池,一直有一个共通的问题。



按照他们的说法,首先,楚国皇族禁军,早就撤离了这里,失去了皇族禁军作为依托,本地的军备力量,应该早早地失去了信心。



我们所过一城,城池开门投降,但……当地驻军却鲜少看到。



他们的说法是,驻军直接溜了,丢盔弃甲,进了民间,怕被咱清算,这个说法,其实挺站得住脚的,真的。



两国交战,兵马之间的交锋以及对立,往往超过了对一方民众。



但哥哥我只屠了半个下渭县啊,接下来,说秋毫无犯,过了,但至少也能算个客气,让那些被破城一方的楚人,感到受宠若惊了吧?



就这,



盘踞在我身边的,来投靠的,也都是地方豪强子弟。



人数,搁现在,也不少了哦。



但,



这些地方大族都清楚,在我军进入这里后,提早地上来抱个大腿混个眼熟,以后才好继续在这里繁衍生息,甚至,可以入得了咱们王府的法眼。



可,



兵头子呢?



地方大足子弟,说白了,家族里是有一些身手不错的年轻后生,送进来奔新朝廷的前程,能理解。



可那些兵头子们难不成不清楚,把自己手下的兵马成建制一点的投靠过来,他们能获得的,是更好的阶梯么?



当年大燕灭晋时,多少晋地军头子摇身一变,现在不也是军中大将么?



更别说咱们王府还有那位屈培骆来当活字招牌。



一个都没有,



就是一个都没有,



成建制的地方驻军,一个都没投过来,全他娘的畏惧老子如虎,都散伙跑了?



就这么说吧,



老子就算屠了城,老子就算名声再坏,也总熄灭不了一些人想要借着老子这道东风爬升的心思。



尤其是最近几座城,都是老早地就让那些家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