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2章 没问题
儿子有些古怪。



孟密摇头。



吃完后,孟召说道:“阿耶,以后孩儿的饭菜莫要做那么多……”



王氏笑道:“我的儿,就怕你不够吃呢!”



父母总是这样,担心孩子不够吃,所以宁可多,不可少。



孟召想到了今日那些工匠面对杂粮饼的垂涎欲滴,心中不禁有些难受。



“阿娘,这世间还有许多人吃不饱,咱们不该这般靡费。”



他想到了贾平安吃杂粮饼时的怀念模样,就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孩儿如今能每顿都有羊肉,已经很好了。还有,孩儿以后若是为官,治下的百姓每日吃着杂粮饼,吃着寡淡无味的菜,孩儿却在吃着羊肉,甚至剩下不少,这样的官,如何能知晓百姓的疾苦?”



孟密的眼中多了欢喜之色。



他的孩儿啊!



这怎么就突然变成熟了呢?



可王氏却不满的道:“这是自家花钱弄的饭食,与别人有何关系?”



孟召一怔,看向母亲的目光中多了些不同的意义,“阿娘,这是农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吃了就吃了,可却不该浪费。”



王氏依旧不能理解儿子的想法。



孟召起身道:“阿娘,今日孩儿吃的是杂粮饼,喝的是清水汤,没有菜……”



“我的儿!”王氏心痛的不行,“你受苦了。”



“孩儿不苦。”孟召认真的道:“那些工匠吃着这样的饭菜,说若是顿顿如此,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孩儿至此才知晓,原来自己锦衣玉食依旧不满足,这是何等的荒谬!”



孟密心中欢喜,眼中不禁含笑,“说的好。”



王氏白了他一眼,见儿子侃侃而谈,和以往截然不同,心中也渐渐多了欢喜。



“为官者,心中当有大唐。”孟召严肃的道:“心中没有大唐,只有自己,这样的官,孩儿不屑为之!”



他拱手告退。



孟密用力的喘息了一下,只觉得欢喜都要从胸腔里飞跃出来。



这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而按照孟密的规划,儿子在国子监学习,能过了科举就过,不能过也能谋官。



这等娇生惯养的儿子……怎么去做官?



这是孟密一直以来的担忧。



可今日儿子却恍然大悟,这让他如何不喜?



“大郎,这番道理是谁说的?”



他忍不住问道。



走到门边的孟召回身,“是百骑的贾参军。”



孟密眯眼,等儿子走后,王氏问道:“那贾参军……不就是扫把星吗?夫君,他这是何意?”



孟密叹道:“此人前阵子立功了,用功劳和陛下换了一万贯,说是建造养济院,大庇天下孤老俱欢颜。”



竟然有这等人?



王氏不禁讶然。



“大郎如此,就是开了个好头,此后……”孟密看着妻子,厉声道:“贾平安今日的开导极为难得,以后你莫要说什么扫把星。”



这是夫妻间的正式谈话。



王氏跪坐好,微微垂首,“是,妾身知晓了。”



孟密淡淡的道:“此后不许娇惯大郎。”



王氏点头,“是。”



“另外!”孟密微笑道:“明日家中再出些木石。”



……



第三日,王忠良奉命来查看养济院的进度。



他一路慢悠悠的到了外面,随行的内侍刚想喊话,就听一声惊呼,“怎地都开始上瓦片了?”



王忠良抬头一看,我去,果真如此。



“这……咱记着这里才将上梁吧?怎地就开始上瓦片了?”王忠良觉得自己莫不是眼花了。



众人进去,就见边上整齐堆放着不少木石,而数百学生就像是蚂蚁般的在来回搬运东西,或是听从工匠的吩咐干活。



“这……”



王忠良四处寻摸,在角落里看到了贾平安。



但此事却不好问他,王忠良见卫无双在边上站着,就过去。



“见过王中官。”卫无双退后一步行礼。



“那些学生为何这般听话?”王忠良真的诧异了。



那些学生不少都是娇生惯养的,让他们干这等活计会心甘情愿?



可现在看着就是心甘情愿。



咱莫不是见鬼了?



因为贾平安会忽悠人啊!



这话当然不能说,卫无双说道:“学生家中都支持,甚至有父兄每日来查看,说是偷懒就打死。”



王忠良目瞪口呆。



正好外面来了个家长,见儿子干活卖力,就赞道:“果然是某的儿子,这力气就是大。”



王忠良过去,那家长是官员,认得他,赶紧笑着拱手。



现在内侍没汉末时那么牛,但做官,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



王忠良问道:“为何愿意让孩子在这里干活?”



家长笑道:“孩子在这里干活,回家后都知道节省了,也不挑食了,见到家中靡费,还会出言指责……遇到事情竟然能说的头头是道的,某心中欢喜,一问,说是在这里干活学到的,既然如此,某自然希望孩子在此多干些时日。”



竟然如此?



王忠良急匆匆的回宫禀告。



李治捂额,“他一番话哄了国子监上下,肖博等人对他感激零涕。随后一番话又让学生们心甘情愿的干活……这个扫把星,怎地……”



这操作真的没法说。



王忠良说道:“贾平安还教了他们一种做事的法子,遇事把事情分解到最初的时候,随后一个个的分析琢磨……”



李治的眸子里多了凝重之色。



“他还说了……为官要心中有大唐,若是心中只有自己,这等官,就是米虫。”



李治眯眼,“这便是为官的根基。若是只知为了自己和家族,这样的官员,他的眼界不高,格局不大。若是心中有大唐,他的眼界自然就高,做事的格局就大……这等官员,才有机会进了朝中。”



“这是那位异人教授的学识!”李治自信的道:“否则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