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3章 必死之人
房遗直忙碌了一阵后,总算是清闲了些,心腹就在边上烹茶,二人悠闲的说着话。



“尚书,那程达传闻在百骑里只是混日子,此次设局为他……某觉着用处不大。”



水汽渺渺,房遗直吸了一口气,“再放些姜蒜。”



心腹再撮了些姜蒜进茶壶里熬煮。



房遗直眸色幽深,“那贾平安在百骑颇有威望,怎么弄他某想了许久。直接不成,那就只能从侧面着手。那程达虽然在混日子,可他知晓被某盯住的后果。这等人最看重自己的官位,而此事乃是贾平安连带而来……若是贾平安无法解决了此事,回过头程达就能恨他入骨。”



心腹搅动了一下茶水,笑道:“是了,越是混日子之人,越是看重手中的东西,谁动了他的东西,谁就是他的仇人。此事虽然是和房家结怨,但骨子里却是房家和贾平安的恩怨。”



“尚书。”外面来了个小吏,“百骑的贾平安求见。”



房遗直的眼中多了喜色,只觉得胸中一股子气喷薄而出,整个人畅快之极,“让他来。”



小吏出去,心腹起身拱手,“尚书好手段,这贾平安果然就来低头了。”



房遗直笑道:“低头?此事若是想解决,贾平安必须赔罪。”



“这是应有之意。”心腹把茶水奉上。



房遗直喝了几口,贾平安来了。



“武阳伯所为何来?”



这是讥讽。



贾平安说道:“房公在时曾秉政,今日之宰相,当年多曾对房公低头。”



房玄亮当年堪称是朝堂上的顶级大佬,什么长孙无忌都得排在后面。



房遗直的嘴角微微翘起,他没想到贾平安竟然会夸赞父亲。直觉告诉他,这是贾平安在低头。



可你以为夸赞房家就能把恩怨消除掉?



不可能!



房遗直冷笑道:“武阳伯说这些作甚?”



想挽救你一下!



贾平安看着他。



二人对视。



房玄龄当年权倾一时,长孙无忌被他多次碾压。换做是旁人也就罢了,可长孙无忌的心眼子就那么大,这份仇一直被他记到现在。



房遗直……



贾平安觉得这人有些天真。



你老爹当年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如今权倾朝野,你就不担心会被报复?还这么优哉游哉的做官? 还优哉游哉的放任你那兄弟房遗爱在上蹿下跳。



这是把屠刀递给了长孙无忌? 随后就是手起刀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贾平安这是暗示。



可房遗直却很是不屑的说……



——你拍马屁也无用? 砸房家大门的仇? 我记下了!



贾平安看了心腹一眼,“某来此并非想推脱什么? 该尽的力某尽到了。至于程达之事,你以为某不知道那是个圈套?”



这事儿一看就有漏洞? “带着赌具却不带赌资? 他们在寻乐子呢?”



心腹面色微变。



贾平安竟然翻脸了?



按照先前他和房遗直的分析,贾平安来此就是低头的。



但他只是开头说了一句软话,夸赞房玄龄当年了得,连长孙无忌都得屈居其下。



但这不够!



此事得罪房家太甚? 房遗直需要贾平安珍而重之的赔罪!



在大庭广众之下给房家赔罪。



房遗直淡淡的道:“刑部已经查清了? 这便是针对房家的一次污蔑。”



好一个房遗直。



这一下就把事情给卷了回去。



——你贾平安吩咐程达布局污蔑房家的管事!



贾平安笑道:“如此也好,此事便算在某的头上,告辞。”



他转身出去。



房遗直怒火上涌,喝道:“你这是不知死活!”



他的母亲出身于范阳卢氏,小小的贾平安算个什么?



贾平安没回头? 随口道:“程达之事某接下了,有何手段只管使来。”



刑部的官吏们暗自咂舌。



“这武阳伯果然是胆大? 竟然直接翻脸了。”



贾平安径直去了左武卫。



一群老将正在讨论未来的方向。



“小贾!”



梁建方招手,等贾平安进来后问道:“吐蕃人的实力如何?你此次去可有发现?”



“要实话!”苏定方补充。



“不差!”贾平安说道:“吐蕃人悍勇。”



这便是吐蕃和大唐争锋的倚仗。



“三百对三百? 我军能速胜,主要是李敬业太过厉害了些? 冲阵所向披靡。”



这等小股厮杀个人武勇很重要。



若是数万大军对垒? 小股骑兵冲杀对于大部分敌人都是致命的? 但吐蕃人的韧性却不错。



“后续突袭两个寨子,都是夜里摸进去,随后掩杀。”



梁建方陷入了沉思。



“吐蕃人悍勇,吐谷浑必然不是对手。”苏定方有些头痛,“高丽在另一侧,若是征伐高丽时,吐蕃人突然动手……”



“两头不能兼顾。”程知节起身,“此事须从长计议。”



梁建方抬头,“从个屁!全力打高丽,解决了高丽之后,再回头打吐蕃……”



贾平安走到了地图边,指着新罗说道:“若是先打高丽,吐蕃定然会趁势攻打吐谷浑。”



李治时期对高丽的战争起源于新罗的求救:大唐出兵救援新罗,灭了高丽之后,新罗马上就翻脸,想方设法的驱逐唐军。



按理大唐一巴掌就能拍死了新罗,为何不动手?



这里有一条线!



命运之线!



新罗被高丽和百济联手收拾,就求助于大唐。



大唐毅然决然的出兵,随后和高丽打作一团。



就在此时,狡猾的禄东赞看到了大唐无法兼顾西北的机会,马上起兵攻打吐谷浑,随后灭掉了吐谷浑。



大唐至此陷入两难境地。



打高丽,吐蕃就会持续扩张。



不打,留下高丽就是个祸害。



最后李治决定继续打高丽。



高丽灭国,大唐欢欣鼓舞时,愕然发现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