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6章 大唐男儿当如是
将都拥有率领小股骑兵击败十倍于己对手的实力。



“走!”



程名振毫不犹豫的带着骑兵从城中横穿而过。



城中先前发生了小股骚乱,被镇压了下去,此刻听到密集的马蹄声,没动手的不禁暗自庆幸。



就算是动手成功了,此刻大股唐军来援,怎么挡?



“快一些!”



眼看着就要出城了,就见两骑冲了进来。



“是我们的人!”



程名振勒住战马,在战马的长嘶声中喝问道:“战况如何?”



其中一人说道:“禀告都督,武阳伯令我等来报捷,敌军已经溃败!”



程名振……



那些骑兵……



……



数百俘虏被驱赶着开始筑京观。



“尸骸太少了。”



这次打成了击溃战,一共才收集到了三百多具尸骸,俘虏了差不多四百人。



这便是击溃战。



大部分敌军散落在周围奔逃,运气好的能逃到那些城里,运气不好的在荒野中会成为野兽的口中食,或是被饿死在某处。



所以这也是史书里经常能看到的一种奇葩事儿,明明有些人屡战屡败,可他为何就能过不久就重新拉起一支队伍来?



就是因为他遭遇的大部分都是击溃战,不少溃逃的将士暗戳戳的回来了。



三百余人的京观,看着就是个小土包。



“我很不满意!”



贾平安真的不满意!



“这一路追杀竟然才弄死了三百多,你等是如何杀敌的?”



“看看,追上去还戏弄一下再杀,戏弄你妹!”



贾平安滔滔不绝的痛斥了麾下一刻钟,然后骂道:“都好生检讨,现在回去!”



但这等击溃战的杀伤自然不止于此,这是许多尸骸寻不到了而已。



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有人看了一眼,“是都督来援!”



气氛很诡异!



程名振带着骑兵冲了过来,见贾平安带着百余骑安好,心中一松。



那数百俘虏被驱赶着过去,程名振发现贾平安的麾下没精打采的,就问道:“为何如此?”



“武阳伯说我等杀敌杀少了,以至于京观不够壮观。”



程名振:“……”



……



“快一些!”



苏定方带着主力过了贵端水,旋即不断向苏南城逼近。



“万胜!”



前方的斥候回来了,欢呼雀跃。



“中郎将!”



苏定方勒马,斥候说道:“敌军来援,武阳伯领军百余,击溃敌军三千。”



“那个小子!哈哈哈哈!”



苏定方大笑了起来,“老夫还说要给他撑腰,没想到竟然击溃了敌军,有些老夫当年的风采了!”



这话无人敢质疑!



当年李勣突袭东突厥颉利可汗,就是苏定方带着两百骑趁着雾气摸了进去,随后突袭牙帐。颉利可汗奔逃,最后东突厥一战覆灭。



李窟哥笑道:“那武阳伯竟然这般悍勇,不知是哪家子弟?”



一般人要想成为出色的将领,大多都得经过从底层的磨砺,从一名士卒慢慢的往上爬,能封伯,能独自领军,基本上罕有三十岁以下的。



贾平安年轻,所以李窟哥早些时候才说他应当是权贵子弟。



现在他再度试探,苏定方却毫不掩饰,“小贾农户出身。”



农户出身的子弟……他能在这个年龄封伯?还能独领一军……你在哄骗我吗?



李窟哥面色微红。



他觉得自己被羞辱了。



苏定方无视了他。



苏南城就在前方右侧,乌压压一群骑兵正在赶来。



“是都督。”



苏定方笑道:“这是初战大捷,好兆头!”



“万胜!”



前方突然传来了欢呼声。



一骑出前,程名振在后面抚须微笑,很是欣慰的模样。



“这是夸功!”



契丹骑兵中有人艳羡的道:“唯有大功方能如此,堪称是万众欢呼。”



“万胜!”



“是武阳伯!”



“让好儿郎之名尽人皆知!”苏定方举手,身后的大军也跟着欢呼了起来。



“贾平安!贾平安!贾平安!”



当年他突袭突厥牙帐成功后,唐军中传来了李靖指令,于是万众欢呼着他的名字。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就是神灵!



那种感觉很难形容,从脊背处会冒出些什么东西,随后你会感到飘飘然,进而浑身颤栗!



一个年轻的军士憧憬的道:“大唐男儿当如是!”



……



王宫依旧宏伟。



一群骑兵缓缓而来。



“大莫离支到!”



王宫中马上跑出来一个权贵。



泉盖苏文策马过来,权贵跪在侧面,让他踩着自己的脊背下马。



“新罗那边如何?”



泉盖苏文身上挂着五把刀,边走边问。



他的速度很快,几个文官要小跑才能跟得上。其中一人说道:“大莫离支,联军已经夺了新罗九座城池。”



“不错。”泉盖苏文淡淡的道:“但还不够。高丽有数十万大军,却坐视着新罗跳梁,可耻!”



几个文官面面相觑,都知晓上次征伐契丹失败的后遗症还在,泉盖苏文此刻只能听到捷报。



泉盖苏文突然止步,身后的几个文官赶紧停住,差点撞到他。



“要盯着辽水一线,一旦唐军渡过辽水……这样,辽水一线的消息每日一报。”



“是,大莫离支,快马从苏南城到平壤,只需五日而已。”



“我要的不是快,而是准!”泉盖苏文皱眉,“我军攻打新罗,金春秋胆小如鼠,定然会向唐人求援。唐人希望能保留新罗,用于牵制我们,所以他们定然会出击,告诫辽水一线的道使和大模达,要警惕唐军的动静,谨守城池。”



——道使,城池的文官,类似于大唐的刺史。大模达便是武将。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