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81章 朱少卿,倭国有青楼吗
贾平安来到了鸿胪寺。



“小贾,要淡定。”



朱韬幽怨的道:“你这等冲动行事,偶尔能成功,可却会让四邻不安……”



在他看来,外交就该是震慑与安抚相结合的一门艺术。



但看看贾师傅那怒发冲冠的模样,朱韬担心他一拳捶死巨势马饲。



贾平安回身,冷冷的道:“对于朋友,我们需要美酒来相迎,但对于野狗,我们需要用横刀来削掉他们的野心和野性。”



“倭国人能有什么野心?”



朱韬笑了起来。



在大唐君臣的眼中,倭国人也就是一个还在蒙昧状态的部族,野心……哈哈哈哈!



在贾平安的注视下,懂王的笑声渐渐小了。



“朱少卿,相信我,倭国人就是个祸害。”



朱韬嘟囔着,“你说突厥人是祸害老夫信,你说吐蕃是祸害老夫也信,就算是你说回纥是祸害,老夫也能勉强信了,倭国人……”



朱韬捧腹,但笑声不大。



这是对贾师傅的尊重。



“若我说契丹人也是祸害呢?”



贾平安随口问道,仿佛只是个玩笑。



朱韬指着他,就像是个被孩子逗笑的老头。



“贾平安来了。”



正在议事的巨势马饲等人起身,他目光转动,沉声道:“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虔诚。”



要安全保障的这个想法来自于巨势马饲。记得他临行前,父亲巨势德多谈及大唐,总是野心和忧心忡忡相伴,于是他就提出了这个想法。



记得当时父亲的神情……狂喜?还有些后继得人的慰藉。



贾平安和朱韬被人簇拥着进来了。



贾平安目光转动,看了看室内的人。



巨势马饲心中一凛,“见过朱少卿,见过武阳侯。”



贾平安颔首,微笑道:“我迫不及待的想来和倭国的朋友重叙友谊,这不刚回到长安就来了。”



这个人喜怒无常,什么友谊,多半是居心叵测,我需谨慎应对。



巨势马饲笑道:“武阳侯大才,我在倭国也跟着遣唐使学了些大唐的学问,其中最喜欢诗……”



这个是实话,大唐的文化传播过去后,整个倭国都震惊了。



人类还能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化?



别怀疑!



对于东方的那些土著来说,华夏在开始阶段的任务就是文化输出,让他们渐渐摆脱蒙昧,然后……张开獠牙疯狂撕咬这个灿烂文化的创造者。



若是没有华夏,若是没有华夏那些卓越的祖先,整个东方将会在蒙昧中继续沉睡……直至在西方大航海的炮声中沦陷为殖民地,这里参考东南亚和南美。



贾平安淡淡的道:“可有诗作?”



巨势马饲还以为贾平安是见猎心喜,于是就吟诵了自己作的两首诗。



吟诵完毕,他发现朱韬神色古怪,而贾平安却神色淡然。



“如何?”



朱韬笑了笑,“不错。”



他看了贾平安一眼。



这两首诗的水平大概就相当于市井百姓的打油诗,还问如何,贾平安差点笑破肚皮。



“我听闻贵使想要什么保障?”



贾平安笑的就像是一只无害的国宝。



巨势马饲心中微喜,“倭国势弱,只想在大唐的羽翼下存活,可……”,他看着有些恐惧,“可我听闻大唐要对高丽下手,心慌意乱之下……国中就想问问,大唐能否给倭国一个保障?”



你的要求真的很奇葩!



贾平安想到了二战时的苏德,双方都在心怀鬼胎,伏特加想先清理了国中的反对者后,再整顿大军,挥师而下。



而小胡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在横扫了欧陆后,他把目光瞄准了英伦。但很遗憾,海军不给力,加之伏特加不断在整顿内部,看似要出头了。



伏特加出头,必然是要收拾小胡子,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那还有啥说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打!



倭国在此刻堪称是个蕞尔小国,可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对大唐露出了獠牙。



“谁给你的勇气?”贾平安冷笑。



这人果然喜怒无常!



巨势马饲笑道:“这只是倭国的一点心愿,若是能得以满足,倭国将会是大唐最坚定的朋友。”



“想和大唐做朋友……那也简单。”贾平安笑的就像是狼外婆,“互派使者吧。”



巨势马饲面色如常,可心中却开锅了。



让大唐的使者去倭国……



大唐使者去过倭国,那一次使者让天皇面北站好,听他宣读国书。



这是天皇啊!



你让天皇给大唐的皇帝做臣子,过分了!



可此刻的倭国……在使者高表仁的眼中就是一群矮子土著,什么狗屁天皇,沐猴而冠罢了。



天皇和群臣不肯,高表仁大怒,拂袖而去。



高表仁,前隋大佬高颎的儿子。



从此后,倭国上下就有些抗拒大唐使者。



“这个……”



巨势马饲迟疑。



“你等往大唐派遣使者无数,大唐派遣一次便顾左右而言他,无礼!”



贾平安起身。



“好说!好说!”



巨势马饲心中一动,觉得这是迷惑大唐的好机会。



倭国国中对大唐是又怕又贪,就想一口吞个胖娃娃下肚,随后膨胀起来,却又担心被当头一棒打个生活不能自理。



若是能迷惑一番,让大唐以为倭国是虔诚的和平使者……



“好说!”



派使者去作甚?



朱韬不说话,准备事后询问。



贾平安不屑的道:“至于安全保障……就倭国那个地方,你觉着大唐有必要兴师动众的跨海而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