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61章 心中有道,哪里都是道观
马氏呆在那里。



“我儿……我儿……”



程瑜问道:“算学可有第二个张蒙?”



马氏摇头,“并无,可我儿哪能得了贵人的看重?”



这个女人……就这么一个粗俗的女人竟然生了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程瑜颔首,“我遣人去打听过,就是张蒙。马氏,工部侍郎亲自栽培,这便是传承。你儿子前程远大……程家自然不能再用你,你也无需再出来做事……来人,把我准备的礼物拿来。”



管事送上一个小包袱,打开后,里面是文房四宝,全是高档货。



程家世代官宦,程瑜得了消息后也难免傻眼。马氏刚来程家做事时,和那些人发生争执对骂,说自家儿子张蒙在算学读书,武阳公喜欢的不行云云。那时他听了只是一笑。



可没想到这个张蒙却出头了,一出仕就碾压了许多人……他敢断言,最多五年,张蒙就能在品级上和他平起平坐。



这等人他必须要结个善缘,而马氏就是最佳的途径。



不送钱而是送文房四宝,这就是一种雅意。



张蒙能得贾郡公的喜爱,能得到黄晚的看重,必然聪慧,他自然知晓送这个礼物的蕴意,这份缘就算是结下了。



程瑜转身回去,跟着的管事说道:“马氏,这个月的钱随后就结给你,你带了家中好几个孩子,郎君说你劳苦功高,以后有空可常来坐坐,看看几位小郎君和小娘子。”



用孩子来做为情义的牵绊,这等手段程瑜用的不带一丝烟火气。



马氏在发呆。



管事以为她还在震惊中,就笑着走了。



巧云上前福身,“我这些时日却是无礼了,马娘子勿怪,晚些我有礼物赔罪……”



侍女们蜂拥而至,好一番赞美啊!



马氏猛地惊醒,狂喜的喊道:“我的儿!我家大郎发达了!发达了!”



……



黄石酒楼里,中午过后碗筷堆积如山,张好不断的洗刷着。



伙计们却能歇息了,三三两两的在闲聊。



酒楼是各种消息的汇集地,八卦最多。



两个伙计说一说的,一人冲着张好喊道:“哎!张好,同是姓张的,人家就成了工部侍郎看好的大才,你时常说你儿子读书好,好在何处?”



张好摇头,腰酸痛的没法动弹,满头大汗的笑道:“那是命啊!我家大郎没那个命。”



这话对头,两个伙计面色稍霁,其中一人叹道:“那张蒙只是个算学学生,竟然就能引来黄侍郎的看重,说是要栽培他,啧啧!这命真是没法说。”



另一个伙计说道:“据闻贾郡公也颇为喜爱这个学生,他老人家学究天人,一番指点定然让那张蒙脱胎换骨,这才引来了工部黄侍郎的看重,这人……命真好。”



张好微微抬头,汗水滴落在大盆里,笑道:“你们说的是……是张蒙?”



伙计点头,“户部那边怒了,到处打听此事呢!说是要堵截工部从算学挖人。”



张好猛地起身,腰那里咔嚓一声,目光炯炯的道:“敢问……老夫想问问,真的是张蒙?”



一个伙计皱眉,“对,就是张蒙,你这般兴奋作甚?”



张好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冲到了脸上,他像是喝醉般的摇摇晃晃往前走。



“老夫……老夫的儿子就叫做张蒙。”



两个伙计都笑了。



“叫做张蒙的可不少,你儿子……”



张好回头,浑浊的眼神渐渐明亮,“老夫的大郎就在算学读书。”



两个伙计身体一颤,一个过去扶着他,一个喊道:“掌柜,掌柜!”



这喊声惨烈,掌柜急匆匆的跑来,边跑边骂。



“甘妮娘的,这是怎么了?”



他冲到后院,见屁事没有,就骂道:“叫魂呢!”



那个伙计指着张好道:“掌柜,张好的儿子就叫做张蒙!”



今日户部在外面放狠话,引得八卦到处传,张蒙这个名字也被广为人知。



掌柜骂道:“叫张蒙的多了去……”



他突然呆滞,“你是说……”



张好突然笑了起来,“我儿在算学读书,算学就我儿叫做张蒙。”



泪水在他的笑脸上肆意流淌着。



……



到了下午,张好回来了。他杵着拐杖缓缓进了升平坊,一手拎着一壶酒。



今日街坊们有些古怪,看着他的眼神不对劲,而且都在看着他。



张好含笑看着这一切,只觉得浑身轻飘飘的,来阵风就吹走了。



“阿耶!”



身后有人在喊,张好回身,就见儿子张蒙背着书包冲着自己跑来。



“大郎!”



张好笑着,笑得格外的欢喜。



张蒙近前,突然跪下,抱着他的双腿嚎哭。



“大郎!”



张好去扶他,“大郎起来说话。”



张蒙抬头,“阿耶,这些年苦了你和阿娘了。”



“不苦不苦。”



为了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不苦。



张好把酒壶放下去扶他,张蒙起身,哽咽道:“阿耶,我去了工部。”



他不是那等喜欢炫耀的人,但这些年父母被街坊们取笑嘲讽他一一都看在了眼里,一直在憋着……今日他自然要让父母扬眉吐气。



“果然是真的!”



张好一直在担心是假消息,此刻心情激荡,“大郎,果真?”



“张好!”



小吏的父亲来了,笑眯眯的道:“你还不知道吧,今日工部的黄侍郎请了贾郡公出面,要了你家大郎去工部,说是亲自栽培他。张好,你这般苦熬了半生,好日子这不就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