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05章 臣温文尔雅,和睦同僚
个官?



“咳咳!”



李治觉得不能和她探讨这个问题。



但贾平安为何能让陈贤泽转变态度呢?



想到那个小老头对自己都敢横眉冷眼,李治就越发的好奇了。



陈贤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值房中。



他拿出一张纸。



纸张有些泛黄,陈贤泽凑到眼前仔细看着。



“武德元年,长安县助教……”



“贞观二年,国子监助教……”



陈贤泽的眼眶湿润了。



“这就是老夫此生的路,这一路走来何其艰难。”



“老夫答应过母亲,此生定然要做五品官。”



他想到了慈母临去前拉着自己的手说的话。



“要做大官!”



那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妇人对他所有的爱都浓缩为两个字:做官!



在母亲看来这个世道乱糟糟的,百姓的命不如狗,做高官最保险。所以她固执的给陈贤泽灌输着做人最好要做官的理论。



官越大越安全!



陈贤泽小心翼翼的把履历收好,回来坐下,叹道:“赵国公说的对,陛下的身边有许敬宗、上官仪这等文章好手,太子的身边也得有这等人。老夫若是逼着太子成了文章大家,出口成章,那还有老夫什么事?”



……



“殿下!”



曾相林冲了进来,正在等消息的李弘抬头,“如何?”



“千万别动手!”



李弘就担心这个。



戴至德欣慰的道:“殿下仁慈。”



曾相林说道:“陈先生堵在兵部大门外呵斥赵国公,发誓要和赵国公同归于尽。”



老陈果然是性烈如火啊!



戴至德觉得贾平安惹谁不好,偏生要去招惹他,这是自作孽。



“后来如何?”



张文瓘觉得这事儿弄不好将会改变太子教育的格局。



不是陈贤泽滚蛋就是贾平安滚蛋。



曾相林一路狂奔回来,此刻趁机喘息几下,“赵国公不知说了什么话,陈先生竟然拱手道谢。”



这样也行?



戴至德:“???”



张文瓘:“???”



李弘欢喜之余不解的道:“为何?”



没人知晓。



“殿下,陈先生来了。”



众人精神一振。



陈贤泽进来行礼,见众人神色古怪的看着自己,就知晓为何。



他坐下,说道:“殿下,文章要写好,就得有阅历,殿下少年无需急切,慢慢来。老夫慢慢教授,殿下慢慢学。”



陈先生莫非有病?李弘:“……”



以往但凡他做文章的速度慢一些就会被陈贤泽呵斥,今日这态度转变的太快了吧。



陈贤泽说道:“老夫近日研读了几本新学的书籍,颇为震撼。这是一门能自圆其说的学说,许多观点都能让人生出原来如此的感慨。”



往日陈贤泽提及新学都是一脸不屑的模样。



他莫非真病了?



戴至德和张文瓘面面相觑。



“往日老夫不满新学,如今看来却是断章取义,不解便不满,这不是做学问的态度。”



李弘眨巴着眼睛。



陈贤泽说道:“老夫以为殿下学新学是应当的。”



……



贾平安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多了个盟友。



他打探到了皇帝令人呵斥王氏的消息,心满意足的溜了。



还没出皇城,前方就看到了李敬业。



“敬业。”



李敬业回身,“兄长,我还有事,回头聊。”



这娃跑的飞快,就像是身后有贼人在追赶。



回到家,贾昱也回来了。



“见过阿耶。”



贾昱也很忙,行礼后就去了自己的房间。



“这是怎么了?”



卫无双纳闷。



“算学在准备明年科举,应届的学生近乎于闭关般的苦学,引得同窗们压力倍增,纷纷效仿。”



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养成很难,但毁掉却很轻松。



卫无双好奇的道:“以前妾身见到坊里有国子监学生归家后也不曾苦读,为何算学能如此?”



贾平安说道:“这便是引导。一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整个算学。”



“那国子监为何不能?”苏荷说道:“国子监好歹有许多被称为大儒的先生,难道他们带动不了?”



“因为他们不懂。”



贾平安微笑。



苏荷说道:“一群先生还比不过夫君一人呢!”



他们当然比不过。



后世那些高考学校就是这等气氛,就算是一个不好学的学生进去也会跟着苦读。



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压根没法和那等学校相比。



连排队打饭时都在背单词的存在啊!



“国公!”



包东竟然来了。



“何事?”



“李郎中去了杨家。”



这是要打架?



……



杨家门外,此刻一群杨家人正在冷眼看着李敬业。



“杨家说过不会卖大车给李郎中,男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李郎中若是想倚强凌弱也行,杨家在此,只管动手。”



一个老人颤颤巍巍的说道。



谁敢对这等老人动手,那就是丧心病狂!



李敬业说道:“我今日来此是想告诉你等,杨家的好日子结束了,明日你等将会看到我多日琢磨出来的大车!”



杨家人一听都乐了。



“出来了吗?”



“这是要比试一番?”



“对。”李敬业说道:“明日就在城外颠簸之地,杨家出一辆大车,我出一辆大车,载货一致,看看谁更稳,谁更快!”



杨家众人不禁大喜。



“这不是为我家扬名吗?”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