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章 这个倒霉蛋
br />


“家里值钱的就你以前读书时置办的那几套书,当年可是把姑父和姑母都愁白了头发,卖了许多东西,才让你抄了来。”



呃!



这个时代印刷业很是不发达,读书人大多是靠着抄写的方式来获取书籍。



“当了。”贾平安很是豪迈,让杨德利心中一喜。



这年头你卖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卖书。可贾平安读书把先生都读绝望了,留着那些书作甚?你要说留给子孙……在杨德利的眼中,贾平安这等扫把星,绝对娶不到媳妇,孩子更是空中楼阁,没戏!



这里是华州,距离长安城一百八十里地。华州的治所在郑县,而杨家坞就在郑县城外五里地。



杨德利扛着书箱一溜烟出去,见到坞堡里人都看不到,不禁讶然。随后在坞堡外遇到了村民,村民问道:“杨德利,这不是贾平安的书箱吗?往日宝贝的和啥似的,你这是要干啥?”



杨德利不是扫把星,村民们没那个忌讳,所以他低声道:“平安不读书了,留着作甚?当了。”



见他欢喜,那村民也颔首道:“他原先读书把先生都读死了,耗费了家里的钱粮,半点用处也无,当了好,以后就安心种地吧。”



这村民想到贾平安以后安心种地的日子,不禁叹息道:“只是他这等扫把星种地……就怕地里的庄稼也不肯长啊!”



杨德利无语,但却莫名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他去城里把书当了,等回到家里后,把钱交代清楚。



“平安,今年咱们的日子会好许多。”



有了这笔钱,加上地里的收获,今年算是个好年头了。



“表兄,买十斤豆子来。”贾平安很是平静的说出了要求。



他现在是扫把星,村里的人不可能会卖东西给他,只有让杨德利出马了。



“买豆子?”杨德利说道:“平安,咱们家可不种豆子。”



“某要弄些东西。”老贾家的这种日子贾平安一天都没法再过下去了,他必须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然后才能考虑其他的事儿。



杨德利欲言又止,觉得表弟从被活埋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买吧。



他去村里寻人,买了十斤豆子,村里的人问他买去作甚,他只是苦笑。



“那扫把星又在作妖了。”有人叹息着,然后说道:“他何时把自己作死了,村里就摆酒宴庆贺。”



消息传到了村正杨忠顺那里,他的娘子生病正在床上躺着,所以他没好气的道:“这是在作践自家的钱呢!莫管他。”



他的娘子赵氏喘息着说道:“夫君,妾身大概是病重了,听到那扫把星……妾身有些怕呢!”



杨忠顺说道:“你莫怕,他若是敢来,为夫就弄死他。只是让那些人别躲鬼似的,见到他出门就回家躲着。”



赵氏点头,“贾平安在村里十余年,若是要克死谁,早就克了。哪会等到如今。”



随后这话传了出去,村民们想想也是,但胆小的依旧说了,若是遇到贾平安出门,他一家子就不出门。



……



豆子泡一夜,凌晨起床的贾平安打着哈欠,把杨德利当做是驴使唤。



杨德利一边推磨,一边看着表弟把浸泡后的豆子倒进磨眼里,白色的浆液从口子里流淌出来。



这就是哥的第一桶金啊!



贾平安不禁暗爽不已。



有人说豆腐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但作为唐宋历史的研究者,贾平安却没在盛唐时期发现豆腐的记载。随后他隐晦的问了表兄杨德利,得知此时并无豆腐这个神器时,不禁就激动了。



这是合该我贾某人发财啊!



杨德利觉得表弟激动的有些莫名其妙,但却不好问。



把豆浆过滤,然后煮开,杨德利见他一脸的兴奋,就悄然退了出去,蹲在外面哭。



“姑母啊!平安还是傻了。”



里面的贾平安在点浆。



石膏在这个时代是药材,被他用于点浆,化开后倒进豆浆里。



看着豆花渐渐出现,贾平安不禁想仰天长啸一声。



前世他有个邻居阿姨就是做豆腐的,每日里在楼道压豆腐,一股子豆腥味很是浓郁。他也偶尔帮个手,谈笑间就学了做豆腐的手艺。



在事先准备好的木箱子里铺上一层布,随后把豆花弄进去,包裹起来,加木盖子,最后用石块压住。



这是压榨多余的水,让豆腐成型。



杨德利哭了一阵子,随后去做饭。



所谓的饭,就是两碗麦饭,加一样菜蔬。



贾平安只是吃了一口麦饭,就觉得难以下咽。



这麦饭是用麦粒连皮一起弄成小颗粒做的,粗糙的让贾平安觉得是砂砾。



杨德利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