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七章 定输赢这是真大佬
月。



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



人鹤天合,浮生归若梦。



……



好一个谪仙人,当真不可揣度,今日能见我军大胜,又目睹谪仙风采,不枉此生!”



望着云空青影,耳闻萧萧音曲,辛弃疾抚掌赞叹,内心宛若江河奔涌,心情舒快,畅然至极。



……



扑通!



扑通!



扑通!



……



人有离合,曲有始终,一曲即罢,如同打开了某道开关,引起连锁反应,金兵开始割麦子似的,成片倒下,昏睡不醒,难再起。



“往日,老夫虽知你不同凡响,却不知,你竟有这番本事,不愧是昔年江湖盛传的天下第一,此事,老夫代宋军上下,谢过仙君出手相助。”韩侂胄开口,语气感慨,带有几分以往未有的敬意。



“多谢仙君!”聚集成群的将领,横手抱拳,满目敬佩,感激异常。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出手,是不想让宋军再增添伤亡。这些金人暂时中了《浮屠曲》,一时半刻,难以醒转,可命士兵,将其捆绑,其后如何处置,你们自行决定。”



李天生足踏白鹤,凭虚御风,面色冷淡,淡漠而道,“麻烦转告皇宫那位,北伐,虽是收复故土,一雪前耻,但苦的依旧是百姓,还望善加抚恤战死兵将的家人,也请那位好自为之,不然,我不介意去皇宫走上一遭。”



“此间事了,就不在此逗留,就此别过!”



话音未尽,李天生乘鹤远去,消失在云海长空当中。



隐约之间,飘渺的歌声远远传来:



遥望天光破月阴,



淮水奔涛气象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五年苦熬献吾身。



从来华夏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



徒留下相顾无言的众人,方才那话,天下估计也唯有这位李仙君敢说,直言不讳。



哪怕是权倾朝野的韩侂胄和以往肆意嚣张的金皇,都不敢放此豪言壮语。



旋即,想起这位的本事和亲眼所见、超乎常理,神鬼莫测的一幕,顿时释然。



类如杨铁心、郭啸天等脑子里没有愚忠宋帝思想的人,心中更是羡慕地泡醋缸。



“一朝乘风去,深藏功与名。老夫这回到真是对这李仙君有些钦佩,不过,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拿不走。”



捋了捋胡须,韩侂胄坐于马上,遥望远处,一脸叹然,目光复杂,“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出于本意,随心而动,还是故作潇洒,沽名钓誉?”



……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沉。



时光似流箭,天道曲如弓。



随着金皇遇刺,完颜洪烈等一众金兵,被带去大宋,血祭无数战死的大宋儿郎,大金国元气大伤,像是吹响了其死亡的号角。



趁着大金中都大局未定,纷乱一片,攻克淮水防线的金军,趁胜而起,一鼓作气,连下数城,让原本就重伤难愈的大金,更加风雨飘摇。



消息传回南宋,庙堂、江湖顿时巍然一震,群情鼎沸,欢天喜地。



及至北方时,宋朝旧民更是奔走相告,热泪盈眶: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身处旧土,不见故国,谁又能清晰得知,感同身受,在金国统治下,他们这些宋朝遗民挣扎求生的痛苦,一时间,众生百态,逐一上演:



“苍天有眼!老天开眼了!”



“我等静待时机,待宋军赶到,立刻里应外合,开城门,迎宋军!”



“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终于来了,您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



有北宋移民策应,里应外合之下,宋军一路攻城拔寨,捷报频传,大获全胜,直逼金国中都。



“这世间最痛苦的,不是远离后的百感交集、念念不忘,而是就在那里,不动不摇,满目黑暗,不见希望。如今,甚好!”



新的一年,出门游历的李天生,高悬半空,望着下方拼尽全力,与金军斗智斗勇的北宋遗民,略有所悟,挥手间,化云水为冰,往守城的金军将领体内,隔空打入生死符。



尔后,悄无声息,飘然而去。



终于,在开禧四年末,负隅顽抗的金人,在坚守两月有余的中都城后,献城投降,被流放北方严寒之地。



中原大地,重归一统,一时举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