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百九十章 降了
就连老百姓都知道周礼是个什么玩意。



你想造反,那就得有个合适的理由。



当年太祖朱元璋起义,不还得写封信昭告天下,说自己对成吉思汗十分崇拜,愿拜他为大哥吗?



这一下子就从造反变成了拨乱反正。



前人玩剩下的把戏,后世子弟屡试不爽。



干什么都讲究个大义,这是汉人的传统。



“将军,签吧!”



士兵苦口婆心的劝道。



“小命要紧啊!”



安邦彦低着头不说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赵东毅倒也不催促,反正大局已定,城内的两千叛军注定要被全歼,逃又能逃到哪儿去?



自己有的是时间跟他耗。



“投,投降也可以.....”



许久之后,安邦彦终于说话了:“但你们不能杀我,也不能将我软禁起来,否则我宁愿去死!”



如果没有自由,整日被束缚在牢笼之中,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他可是水西宣抚司土司,地位尊崇,家族号称雄书安氏。



赵东毅眯了眯眼:“这倒是没问题,不过你不能再回到水西,朝廷可以不软禁你,但你从此以后,不能去往长江以南的土地!”



朱由校会下令准许安邦彦投降,是因为他乃贵州水西宣慰土同知,宣慰使尧臣族子。



起兵之前,安邦彦的势力范围就囊括了那威官寨、八部、糯东、伯亨、得归等处,范围横跨黔、云、川三地,人称安家屋基。



如果不是冬天,大部分的兵马回家歇息的话,安邦彦至少能集结出十万军队。



而他在两年前,也就是天启二年的时候,曾经率十万叛军进围黔中首府贵阳,围困整整十个月。



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



如此庞大的势力,尽在安邦彦的掌控之中,如果不是这一次明军奇袭,趁他身边将士只有五千人马的时候进攻,想要拿下他根本不可能。



而这也是安邦彦没有料到的地方。



他的将士大部分都回了家,这可是个秘密,极少有人知道,按理说明军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进攻的,可偏偏他们就杀上门来了。



现在兵败如山倒,他也被擒住,如果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他死了,土司就再无人能制衡,谁知道十年后会不会再出一个安邦彦?



以夷制夷,想来是朝廷的主张,安邦彦身为众家之首,他有足够的威信,可以镇压住其他居心叵测之人。



这才是朝廷打算招降他的原因。



只要他不死,西南的土司们就乱不起来。



经过长久的踌躇,安邦彦叹了口气:“我同意.....”



“很好,签字画押吧。”



赵东毅将契约递上前来,安邦彦只能从命。



签约字后,赵东毅吹干墨迹,小心翼翼的将其收起,押着安邦彦找到了秦良玉。



“秦将军!你看我抓到了谁?”



赵东毅一脸邀功的喜色,还拿出了怀中的那张契约。



可他没料到,秦良玉脸色黑如锅底,指着他鼻子骂道:“你擅自违抗军令,敢带人进军,来人!拉下去,军帐三十!”



“啊?!”



赵东毅傻眼了,他可是立了大功啊!



这怎么能打?



周围的将士一起为他求情,结果秦良玉更怒。



“我意已决!谁若再敢求情,一并军法处置!”



赵东毅一脸颓丧的被拉了下去,不过执行的将士就是他手下,打的根本不吃力,与其说是军杖,倒不如说是杀鸡儆猴。



军杖打在身上不疼,可赵东毅脸疼啊!



被这么多人看着,硬生生打了三十军杖,他这脸可丢尽了。



明明打了胜仗,还得挨军法.......



帐中,有偏将不忍道:“秦将军,赵千户好歹也是立了大功的,这点小错,至于斤斤计较吗.....”



秦良玉瞥了他一眼,轻哼一声。



一旁,投降后的安邦彦也受到了款待,至少不用跪在地上了,给他拿了块蒲团继续跪着。



“秦将军这么做,都是为了那赵东毅好啊.....”



安邦彦忽然说道。



“这违抗军令,可大可小,如果朝廷里有人拿此事做文章,给赵东毅扣上个扰乱军心的罪名,就是杀头也不为过。”



“所以秦将军才会选择使用军杖,尽早将其处罚,这样子,等到日后,也没人会旧事重提了。”



“如果不罚,最好的情况就是功过相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