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百一十四章 另寻他路
“先生!鞑子退了!”



通州府城前,洪峰抬手一指。



他指的方向,鞑子正在迅速退兵,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柳安拿着望远镜看了看,只看到鞑子神色慌张,匆忙撤退,却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咱们要不要乘胜追击?”



洪峰问道。



敌军溃逃,当率部追击,此乃常事,但这一次,柳安拒绝了洪峰的提议。



“不可追击,下令三军严守城池,派出三倍哨骑打探消息,李桯易!”



“令你率本部五百人马,死死咬住鞑子,他们有任何动向,立刻告知于我!”



“尊命!”



李桯易拱手抱拳,毫不犹豫的点了五百骑兵,更换战马后,遥遥的跟在鞑子大军后方。



洪峰倒也知道为什么柳安不下令追击,无非是害怕有诈。



对方可以输,但他们不能输。



通州府城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他们率领的六万大军出了问题,京师也就危险了。



相比之下,穷寇莫追,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办法。



只要他们坚守通州城,鞑子就无计可施,只要等着熊廷弼等人将辽京拿下,这群鞑子就成了无根之草,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但现在鞑子阵型慌乱,退的匆匆忙忙,甚至还丢下了几面大旗。



很明显是速退,其军中定然发生了变故。



但....



洪峰也不敢赌。



他参加过萨尔浒之战,虽然那一战兵败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明军内部的问题,可努尔哈赤能把握住机会,就说明他也擅长用兵。



如果这是他刻意留下的破绽,引明军出城追击的话,猝不及防可能要吃大亏。



反正现在已然大胜,没必要再扩大战果了。



按照计划,就能将他们一步步逼上绝路。



两侧的山林大火被扑灭了,好在冬天刚过不久,树木潮湿,要不是浇了火油,恐怕都烧不起来。



在树林中,明军又发现了近两千具被烧焦的尸体,已经面目全非,认不出来是谁了。



两军交战,本就是你死我亡,不可能心慈手软。



尤其是面对外侮入侵,更是保家卫国的民族大业。



当柳安班师回城,通州城内的百姓弹冠相庆,无不欢呼赞颂柳安之名。



进可挥师四海角逐天下,退能修身养命定国安邦。



如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非明公莫属。



但明这个字,对于大明来说,太过重要。



封侯拜相者,无有人可得明字。



此乃国号。



........



努尔哈赤幽幽睁开眼,只觉头痛欲裂浑身无力,他强撑着身体坐起,发现自己正躺在大帐中,帐外传来将士们巡逻的谈话声。



“汗王醒了!”



“汗王醒了!”



亲信的喊声将八旗诸位都统招了进来,他们一进营帐,就忙不失地的问道:“汗王!您可无事?”



“我这是怎么了?”



努尔哈赤揉了揉脑袋,有些记不起昏迷前发生的事情了。



“咱们不是在攻通州城吗?怎么退兵了?”



众都统面面相觑,纷纷沉默。



“说话啊!”



“到底怎么了!”



努尔哈赤怒了。



“这....回汗王,咱们在通州城下跟明军交战....大败而归。”



“您怒火攻心,导致吐血落马,昏迷不醒,我们便擅自主张退兵了。”



“请汗王责罚!”



听到这几句话,努尔哈赤终于想起来了,他回想起在城下柳安用的激将法,胸口又是一闷,脸色潮红。



“汗王!”



“大夫说,您伤到了元气,现在千万不能动怒啊!”



努尔哈赤喘了几口粗气,平缓了下心情,摆摆手让众将冷静,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本王岂会受那柳安老儿的气?”



“当时我军士气大跌,攻城是攻不下了,好了,退便退了,当务之急是接下来该如何办。”



“拿舆图来。”



努尔哈赤坐在卧榻之上,众将站于一旁听令。



舆图呈上,努尔哈赤望着顺天府的地图问道:“咱们现在何地?”



“咱们现在在通州以北三十里,驻扎在通淮河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