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年轻的姑娘已经来了,正围着陆老太太说话。
她们看到李娇娘几人来了,纷纷起身。
有喊三婶的,有喊表嫂的,有喊表婶的,有喊表叔表哥的。李娇娘快被这些称呼绕晕了。
“你们坐了几天马车,昨晚睡得迟,今天竟起得早,怎么不多睡会儿?”陆老太太看到李娇娘和骆诚,笑着招手,“过来坐吧。”
李娇娘笑道,“再睡下去,就错过吃午饭了。”
“错过就错过,也会给你们留着。”陆老太太笑道。
“老太太,诚少夫人有心呢,带了礼物来。”周嬷嬷将一捧礼物盒子放在屋中的大圆桌上,笑着道。
“你们也挺不容易的,带什么礼物呀。”陆老太太连连摆手。
“都是普通的东西。”李娇娘拿过两个锦盒,递给陆老太太看,“这是两只人参,给表姨祖母的。”
一旁的丫头接到手里来,她悄悄打开来看,没一会儿,惊讶得睁大了双眼。
不敢置信地看着李娇娘。
“这里还有表伯母的和几位姑娘的。”李娇娘又道。
“你呀,真是有心了。”陆老太太笑着道,对身边人说道,“去请夫人来,昨天晚上说事多,今早该忙好了吧?诚儿媳妇给她带了礼物来,她不来瞧瞧,可有点不像话呢。”
一个丫头应了声,跑出去请人去了。
李娇娘将两个盒子给了唐婉,将几个白瓷瓶分别给了几个姑娘。
“这是我自己做的胭脂,和润肤膏,希望你们喜欢。”李娇娘对四个姑娘笑道。
陆家的姑娘们,小时候也见过好东西,她们听说李娇娘是个农妇,对她的礼物是不屑的。
不过,她们是有涵养的人,哪怕很想丢掉手里的礼物,也不会当着客人的面丢,而是十分礼貌地接在手里。
唐婉接过娇娘的礼物,笑着道了谢,交到丫头的手里,“拿回去吧。”
丫头抱着礼物离开了。
……
唐氏听说李娇娘在送礼物,直接嗤了一声,“她能有什么礼物?莫不是,送些地里收的便宜果子豆子来?
哄得老太太开心了,好讨些钱物回去?
咱家这个老太太,就不看看家里的情况么?总是将人往家里带,走的时候还总送钱物!再送下去,就要卖地卖房了!”
唐氏气得捶胸口。
曾娘子道,“夫人,就和其他家一样,封个十贯钱的,安排个小差事给骆家少爷,早早打发他们离去便是。”
陆老太太自打儿子病逝后,总爱将一些远亲往家里带,远亲们离开时,还会送钱送物。
她做菩萨得好名声,当家夫人唐氏就得叫苦了。
陆家除了宅子和少许田产和一堆古书,就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夫人和姑娘们,除了过年做一身衣裳,平时都是穿旧的,衣裳破了就补。
并且,缝补的活儿,还是自己做。
虽然祖上留下了大量的田产,却全在江北,这会儿还被金兵占着。
江南倒是有少量的田,为了贴补家用,唐氏变卖了一些,剩下的田里,也收不了什么租子上来。
商铺,陆家是没有的。
陆家是书香之家,视商贾为下九流的营生,宁可饿着也不碰。
老太爷病逝,老爷病逝,几个少爷的官职,一直没有下落。
家里的收入没有进项,一家子的吃穿用度,全靠变卖古籍。
老太太却还在装菩萨,唐氏怎不生气?
“打发?”唐氏冷笑,“陆诚可不比别家普通亲戚,老太太当亲侄儿一样看的,她打算一直留在身边呢。”
曾娘子叹了口气,不知说什么才好。
唐氏忍着不快,站起身来,“罢了,先去看看吧。”
“是。”曾娘子叹了一声。
唐氏主仆二人,进了陆老太太的屋子。
一进门,陆老太太就朝唐氏笑着道,“你快来看看,诚儿两口子给你带了什么礼物来。”
什么礼物,一盒子茶叶还是一盒子菜干?上回一个乡下远亲来,送的就是这个。
走的时候,却收了陆老太太的十贯钱!
十贯钱,能买一车的茶叶和菜干了!
不过呢,唐氏还是礼貌地笑了笑,“难为他们了,大老远的还……”
唐氏的目光看到桌上的盒子时,脸上笑容瞬间呆住了。
她没看花眼吧?
两只老山参?
看这大小和成色,起码是好几百年的,这两只老山参,价值几百贯!
骆诚两口子这两个乡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