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虚空之境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宋代〕



……



白复从鬼门关走过一圈,身体略微恢复,就被兵士们转送到了另外一处牢狱



白复被蒙住头眼,分不清东南西北,只知道囚车走了两三日,才到目的地这里地势偏高,应该是在长安郊外的某处山中



这处牢狱没有严刑拷打,牢房设施,食宿条件都比长安城中好了许多比较奇怪的是:这里的狱卒都是哑巴和聋子,每日送完饭就离开如此情形,不知平日关押何许要犯?



自从杨亦蝉走后,再无人问津救援一事石沉大海,仿佛这世上从未有过白复此人……



数月后,白复身体渐渐康复,慢慢心死,不再奢望脱困出狱



这之前,白复靠着复仇之心唤起求生之欲拘禁数月后,复仇之心渐消,烦躁之心渐起又过数月,躁心渐消,杀心再起……如此几番折腾,白复内心渐渐归于平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时间,将白复的喜怒哀乐、欲望幻想逐一抹掉所有的情绪和杂念都像沙漏里的沙子,一颗一颗从心斛漏下,直至一粒不剩……



入狱之前的岁月,每日一睁眼,就是忙不完的事情:打坐吐纳、练拳舞剑、习字作画、诵读诗书、弘文馆里还有一堆功课和杂务最心烦的是,京师官场日日夜夜、推脱不掉的交际应酬……时间难以分配,总不够用



坐牢,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最难打发的也是时间



白天,就盼着天黑好入睡;到了晚上,秉烛又倦夜长



数月后,白复终于找到一个打发时间的好办法——背诵无论是诗词歌赋、儒释道经典,亦或者药方医书、武功秘籍想到什么,就诵读什么,记不清了就换一个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老聃此语,如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白复言下大悟,醍醐灌顶



一杯水,只要静置在茶台,不去管它,慢慢地浑浊下沉,杯水澄清



安住清静无为,火候到时,自然生发



作为道门经典,白复对从小便能倒背如流入弘文馆后,在徐太傅等当世大儒的指点下,白复再次下功夫钻研,更觉此著,处处充满哲理智慧,学到不少为人处世之道



此时深牢大狱,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一遍一遍重温经典,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只觉字字珠玑,句句耕心,与昔日所悟竟大不相同



“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是把天下势和力揣摩得最为深透的智者白复怀疑老子本人一定武功盖绝天下,超凡入胜



“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这类描述,过去一直似懂非懂,现在豁然开朗



“致虚极,守静笃”,



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虚极”这种闭关苦修也很难达到的太虚境界,白复在牢狱中竟然轻易突破



青城玄门心法本就是道家功夫,一旦唯道集虚,就会虚室生白



“心虚寂,犹如空舍宅”不仅道门功夫有所突破,白复甚至还体悟到佛家‘空’的真谛



“虚极”亦是佛门的“空空”,以空舍空,是名空空,连空的本性也空掉白复空空荡荡,好不舒服,自然而然,渐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境



心如虚空,诸魔不侵,道法归一



当白复止欲无求,把一切空掉时,一些变化却如萌芽,悄然生长



白复的下肢慢慢有了知觉脚底的涌泉穴麻痒渐生,如同一个早已干涸的泉眼,竟有泉水汩汩涌出



白复的内力、真气已被摄魂妖女阿绮用化功大法盗取好比湖泊之水,被全部抽干枯萎



而这个泉眼,就是希望水流虽小,但只要一直喷涌,终有一天,能将大湖注满,能让大河奔涌



老子、佛陀深邃的哲理,如一道光,照亮黑暗长夜又如一道天梯,让白复从苦难之渊中,一步步攀爬而上



白复身心,日渐好转



……



一年后



白复结痂的伤口完全愈合,血痂脱落后,在皮肤上留下龙鳞斑纹的疤痕



脸上的烙铁痕迹逐渐消退,但额头眉心中间的疤痕太深,留下了一道印迹



“嘀嗒”



白复冥想禅定时,能听见牢房棚顶水滴下的声音,如同心律节奏就在水滴落在石板之时,一滴水滴入心湖,丹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