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三百六十四章 国家科技进步奖




来,那边有个桃子!



陆离不堪其扰,只能匆匆跑路。



回到覆旦之后,陆离又投入到研究之中。



还是做研究舒服,那些乱七八糟的各种请托,陆离真的不胜其烦。



人是社会性生物。从一出生开始,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人际关系。



看到陆离发达了,有人想要借东风,有人想要打秋风,有人想要鸡犬升天,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陆离虽然理解,却并不认同。



抛开世事纷扰,陆离一头扎进实验室,总算清静多了。



基因信息检测,也就是人类基因图谱的编写工作,还在继续。



自从在虚拟实验室里弄出来基因芯片之后,实验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只不过,进度条还差了一长截。



要彻底做完人类基因图谱的编写,还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试验台在自动运行,这项工作不需要陆离额外花费心力。只不过……虚拟实验的结果,要拿到现实中,还有个问题要解决。



那就是……现实中必须也要有具备实用价值的基因芯片。



陆离现在的研究方向就变成了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也叫生物计算机。



这项技术,主要是用生物蛋白质分子,来替代半导体硅片,利用有机化合物存储数据。



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波沿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中单键、双键结构顺序的变化。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计算机快10万倍,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能彻底消除电路间的干扰。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且具有巨大的存储能力。



而且,生物计算机具有生物体的一些特点,如能发挥生物本身的调节机能,自动修复芯片上发生的故障,还能模仿人脑的机制等。



陆离之前模拟出来的基因芯片,主要是用于基因表达信息测试,算是一种“专用生物计算机”吧。



现在,陆离要研究的就是通用型生物计算机。



事实上,细胞本身就具备运算与信息存储和传递的能力。



举个例子,人体的DNA分子链,本身就存储着海量的信息,它是细胞构建身体的一张蓝图。



如果把一个细胞,或者一个蛋白分子变成类似于计算机芯片中的一个晶体管,然后……无数蛋白分子集成起来,就能构建一块生物芯片。



这种通用性生物芯片,跟陆离之前用于检测基因信息的基因芯片,存在一定的区别。



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仍然处于探讨阶段,还没有具备实用价值的生物计算机出现。



但是……只要理论上存在的东西,在虚拟实验室里就能虚拟出来。



“虚拟一块通用性基因芯片。”



一声令下,一道光芒闪过,陆离身前的试验台上,出现了一块火柴盒大小的透明薄片。



外层包裹着透明的玻璃薄片,内部是一团平摊在营养液中的蛋白。



这就是虚拟实验室虚拟出来的通用性基因芯片。



陆离把这块虚拟出来的基因芯片,安装在试验台上,开始拆卸。



揭开盖板,用探针取了一点蛋白分子,安装在电子显微镜下,陆离开始分析这个蛋白分子的类型。



这是一个复合蛋白,也就是人工合成蛋白,不是自然存在的蛋白。



在电子显微镜下,陆离观察到,当磷酸酯酶接触到蛋白分子的时候,这个复合蛋白分子,呈现出明显的“开”和“关”的特性。



从生物电信号的表达上,就如同晶体管一样,呈现出明显的开关特性。



这就是一枚蛋白分子构成的晶体管啊!



初步估算一下,用这种蛋白分子制成的计算机芯片,一个存储点只有一个分子大小,所以它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倍。



由蛋白分子构成的集成电路,其大小只相当于硅片集成电路的十万分之一,而且运行速度更快,只有1×10^(-11)秒。



基因芯片,生物计算机,果然……这才是未来!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或许比不上量子计算机。但是……这玩意有个巨大的优势,或者说前景。



如果技术成熟,可以从人体取出蛋白分子,制造出一块基因芯片,然后再植入人体。



那么……各种小说中出现过的“随身芯片流”,将不再是幻想。



当然,现在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步。



陆离看着眼前这块虚拟出来的基因芯片,脸上生出了几分无奈。



因为……他遇到麻烦了。



组成基因芯片的蛋白分子,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