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在洛阳正式召开
永昌郡的各方势力没有统一话事人的事情对于魏军来说其实是好事。



因为没有统一的话事人,就不能集结到一起抵抗魏军,只能各自为战。



乐进眼下还不能集中主力收拾这些部族,所以暂且只能把军队集中在不韦县一带,安置流民,恢复秩序。



这种情况下,无法聚集在一起的永昌郡的反抗力量就不能威胁到魏军的控制区域。



“眼下我们不能贸然南下或者西进,我军在这里的兵力不过两万,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至少也要等到黄将军和张将军的军队抵达,集中主力方能对这些部族各个击破。”



法正如此认为。



“你想各个击破,他们可不会坐以待毙,要是看咱们在这里没有反应,你猜他们会不会主动来试探?”



“来试探那就打回去,眼下咱们自保有余,南中的军队是个什么样子,将军难道还有所疑惑吗?我是不再疑惑了,这样的军队,就算再来十万,也不能威胁到我军。”



法正把乐进的话堵了回去,乐进再次无话可说。



这些战斗力差劲一触即溃的所谓军队到底是个什么卵样,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眼下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把不韦县周边的汉人势力重新整顿,恢复县域,扫灭残余豪强势力,建设魏帝国的基层政权。



然后,就等着三郡的军队什么时候把该做的做好,南下前来会和。



等张郃跟黄忠把军队带来,到时候只要手上有五万军队,法正就觉得魏军可以发起主动进攻了。



乐进难得铆着一股劲儿要和张辽比拼战绩,法正当然要满足他。



此时,整个南中平定战役大局已定,基本上已经不再有什么波折,只等着乐进进一步发挥,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



郭某人甚至都不太关注这件事情了。



因为他觉得凭魏军如今的实力,想要收拾雍闿实在不是什么难事,稍微一波操作,就能让他不得超生。



要是这都能出问题,西蜀方面军的乐进、法正等人都该自己提着脑袋到洛阳来向他谢罪,然后乖乖去死。



所以他的全部精力都在本年度的科举考试上。



延德八年三月初一,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在洛阳正式召开。



因为是草创,所以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也有不少人因为路途遥远没能赶到京师。



但是那都不要紧,因为科举考试草创阶段是每年一次,每次都有新机会,每次都有新收获,机会多多,不怕抓不住。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再来一次。



郭鹏打算至少要等天下人都认同科举考试了,再把科举考试改为三年一次。



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天下人熟悉、接受科举考试的存在和意义。



为了尽快把科举考试变成实际存在的正式制度,并且真实的运用于朝廷选官层面,郭某人力排众议,不等准备完全,直接在今年的三月正式召开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分文举和武举两种,两种考试一同进行,文举考试由礼部主持并且负责监督,武举考试由参谋台和卫军进行主持并且监督。



文举考试考三天。



考核内容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得到了确认。



首先在文举考试之前,要经过身体素质考试,只有经过身体素质考试的学子才能得到考生的身份。



身体素质都过不去,就别考了,回家锻炼身体再来好了。



要求并不高,在这个人人普遍缺乏营养的时代,郭某人没有把考核内容和标准定得很高,只能说是身体及格水平。



如果这个水平都过不去,那可就真的不要考试了。



别没干几天活就要筹备后事了。



魏帝国官员的工作强度那是真的高,不是假的高,九九六零零七的工作强度,要是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承受不下来的。



通过身体素质考试之后,就是正式的笔试。



第一天考五经经义、算术、天文地理,是一张综合试卷,满分一百分。



第二天考农业、自然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防治,也是一张综合试卷,满分一百分。



第三天考策论,内容是根据卷纸上提出的国家目前遇到的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方案。



还有就是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国家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发表言论,什么问题,以及自己思考出来的解决办法。



满分一百分。



等于三天考试,满分一共三百分,最后按照分数予以排名,录取排名靠前者,一定人数之后,则黜落,不予通过,留待来年再考。



这是一套完整的模式,考试,评分,录取与黜落,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人才评定规则,还是全国性的——



当年在邺城的那场论才大典十分特殊,虽然最后的前三甲也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但是和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