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十九章 人生如河,各有分支
初春时,学宫皆缟素。



圣人之死是天哀,自然要大葬。



诸子百家皆是悲戚神色,忙活学宫丧事。



唯有兵家弟子毫无动静,坐于自家学堂之中,神情还有些许激荡。



自家老祖剑斩儒圣而死,此等壮举,岂不让人心神往之,又怎会是丧事?



林轩见过清癯老人站立而死的尸身后,沉默无言,独自一人回了浮白州。



如果他不被陈九拦住的话,毫无疑问也会与清癯老人一起死在这里。



只是如今活着,便真就是好吗?



或许是吧。



一个人只要不是活得太过困苦,毫无希望,那谁不想活着呢?



林轩虽不怕死,但也想活着,所以他回了浮白州,而不是去找儒家拼命。



毕竟如果他真想死,没人拦得住的。



只是现在冷静下来后,他便心有不甘,岂可这样死?



至少要成就儒剑,日后以儒剑之名斩杀儒圣。



唯有这样,才算死得其所。



死的那位圣人是青衫长须的老者,被兵家老祖谢至一剑斩死,死后风光大葬,倒也像是圣人排场,只可惜他自己看不见了。



兵家三老祖与七十二剑修,皆是弟子前来收尸,简简单单下葬而已。



光头少年左浩看见自己师父站立而死的尸身时,瞬间泪流满面,站在原地使劲擦着眼泪,可却怎么也擦不干净。



陈九坐在一处高楼之上,静静看着,沉默不语。



最终少年流泪背着老人尸身,下山去了,出了学宫,葬在了极远的一处土坡之中。



少年自此以后,再也没回学宫,听别人说,是去了沧澜海边界的雄镇边关,守城去了。



十多岁的少年独自远游,落幕的老人留在原地。



老人还在注视着少年,以在天之灵,以平日的言传身教,以……



这都是少年的臆想而已。



已经没人注视他了。



剩下的路,要他自己一个人走。



————



学宫经过大葬之后,逐渐沉淀了下来,只是其中气氛更为紧张,尤其是兵家与儒家。



两家弟子相见,眼中多是仇视,甚至还起了不少冲突,差点打出人命。



从此以后,兵家修士越渐深居简出。



陈九不再去给发明家一脉的矮小老头帮忙了,经常一个人坐在道观屋顶,撑着脑袋,不知想啥。



这一坐就是几十天,等到清明,陈九拎着一壶酒,去看了清癯老人的那处坟冢,这是他第一次来祭拜。



天色阴沉,下着小雨。



陈九就站在坟前,把那壶酒放在坟头,安静站了一小会。



回去之时,他开始想自己能为这个天下做些什么,所以他走得极缓。



雨也下的极缓,没有催促他。



陈九慢慢走着,身上渐湿,衣衫往下滴水,他回了道观,推开一处房门,屋内阴影照在他的脸上,看不清神色。



红脸道人坐在其中,默默看着他。



陈九站在屋外,轻声道:“师父,我想下山。”



红脸道人点头,“嗯。”



次日,青衫客背着行囊,戴着斗笠,伴着小雨,独自一人坐着渡船,沿着淮水远游。



清冽姑娘站在学宫山巅,失魂落魄的看着那处小如芥子的渡船,等着渡船行出许久后,她还在看。



最终姑娘咬着嘴角,回了学堂之中。



自今日起,周贤开始认认真真读起了满屋圣贤书。



镜花水月变做的小人留在了道观,陈九不舍得将它一路带走,怕日后出了什么意外,自己会护不住它。



于是小人便天天跟着陶李,一大一小,不是喂鱼,就是下棋。



小人经常抱这棋子,冥思苦想,随即叽叽喳喳乱走一步,还抱胸颇为自得。



陶李微微笑着,也会乱走一步,争取与小人胜负五五开。



除此之外,陶李还教起了小人识字,不过经常是陶李刚教,小人就忘了。



好在陶李性子平和,也不着急,慢慢教就是了。



小人更是不嫌烦,学得津津有味,目前为止,记住了四个大字,且还会发声,经常对着人含糊道。



“窝是你爹。”



有次它朝着红脸道人说了这么一声,然后嘴巴就被封了半个月。



周贤也上过道观一次,朝着陶李鞠躬道:“陶先生,陈九什么时候回来?”



陶李正在教小人识字,当下摇头,“我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