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七十八章 处罚
“大人万万不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永安既然参与到这个案子中,不管他是刚刚涉入,还是牵扯颇深,该受的惩罚就得受!学生和他之间并无关系,学生岳父家已经和王永安断绝了关系。更何况,大人这次奉旨办差,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大人,可不能出一丝差错!”



“学生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也知道精忠报国礼义廉耻,断然不会为了王永安这种读书人的败类,而来为难大人!请大人放心吧!”



宋重锦忙表明自己的态度,是绝对不会挟恩图报的,该如何就如何吧?



他也很聪明的没有提出让朱浩然对王永安严惩的要求,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果然,朱浩然越发的满意了。



这几日,他不仅派人围剿了那些私矿,将矿工们都解救了出来,更是派人去调查了宋重锦的身世。



宋重锦和王家的瓜葛,昨日就放在了他的案头上。



今天早上他的问话,也不是闲话家常,而是一次试探。



如果宋重锦隐瞒了自己的身世,恐怕此刻朱浩然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满意的看了看宋重锦,这个青年英姿勃发,侧面看上去和卫国公十分相似,再回想卫国公当时模糊不清的态度,朱浩然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看着宋重锦的眼神里,就多了一丝同情,同样是卫国公的子嗣,京城的几个锦衣玉食,风光无限。



而这个孩子,在乡下苦苦求生,还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秀才,果然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这么想着,朱浩然对宋重锦的防备之心顿时尽数消散了,倒有了提携他的想法。



朱浩然又问了些,该如何处置县衙里的那些下人,还有高进身边的小厮,王永安他们这些人的处置方法。



宋重锦一直提着心思,听得朱浩然这么问,只讲律法抬出来,别的一个字也不多说。



这般沉得住气,朱浩然看在眼里,那心思越发热切了一些。



朱浩然在朝中属于文臣中的清流,从小家境也不好,能考上状元,真是祖坟冒青烟。



如今当今皇帝多看中清流文官,予以重任,对老牌的权贵反倒略有压制。



权贵手中的资源丰富,就是朝中,他们的人数也众多。



皇帝如今觉得权贵们话语权太大,早就想分了权贵的权利,所以这些年来,积极扶持这些科举考试出来的新人,挑选出合适的,外派到各地去锻炼一番,慢慢的升迁,到时候此消彼长,就是时候了。



而朱浩然就是被皇帝给予重任的那一个文官清流的领头人。



为了能和权贵集团们对抗,朱浩然一贯是软得下身段,又直得起腰板,操作风骚得很。



此刻看宋重锦是个可造之才,加上怜惜他的身世,又念着宋重锦的救命之恩,也就多提点了两句,让宋重锦多看书,多读书,争取参加今年的乡试,看看自己的水平,不行,自己可以给他介绍一个老师之类的话。别被外力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什么的。



宋重锦自然谢过不提。



说完这些,朱浩然才将早就写好的对高进等人的处罚,一一都列在纸上了。



将那张纸递给了宋重锦,示意他看。



宋重锦飞快的从头看下来,就看到安排的是,高进,身为朝廷命官,不知为朝廷效力,报效国家,反而勾结当地豪强,狼狈为奸,将直接被罢去县令一职,暂时关押在大牢里,等着和朱浩然一路,被押解回北京再审。



那些拥有私矿的当地豪强,这么多年来为祸一方,现在被一网打尽,所有的家产都被充公没收,男人都被关押在大牢里,等待他们的除了断头台,就是异乡流放了。



至于高进的家眷,妻子夏氏那是朱浩然顶头上司的侄女,朱浩然如今可不敢得罪顶头上司。



朱浩然让人将夏氏和她的两个孩子单独关在一间小屋子里,每天一日三餐都有人送去。



也无人敢欺辱他们娘三个,也算是对上司有个交代了。



至于高进的姨娘和下人,这些登记在册的也有近乎一百人,下人们允许家人去赎买回家,当然,高进的贴身小厮之类的仆人是直接被和高进一起关起来,择日会上京被审的。



至于姨娘们,直接被充为官奴,等待着官方的人牙子来将她们带走,然后卖出去。



高进的手下,如王永安之类,和私矿有牵扯的,有功名的革去功名,无功名的直接被打上几板子,赶回去家去了。



王永安一听说要革去功名,还要打板子,顿时就主动喊着要交代,要戴罪立功。



将他知道的高进他们的事情,全抖搂个干净,又哭诉自己的闺女是被高进给强抢去为妾的……



高进被带过来对质,听了这话,眼睛都红了。



人在末路了,逼急眼了,什么话说不出来?



两人当着朱浩然的面就互相拆台,倒是把那些豪强们给卖得一干二净了。



因此,勉强王永安也算是立了点小功劳,朱浩然也革去了他秀才的功名,终身不能参加科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