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帮子没眼色的
喝了茶,回了礼,就该师父训话,宣布门规了。



杜太医起身,正色的宣布门规,也差不多就是尊师重道,不得同门相残,救死扶伤之类的。



唯独有一条,杜太医特意提点出来,身为医者,不能用手中的药和医术来害人。



说到这一条,杜太医看着王永珠:“你能做到吗?任何时候,不管你是何种境地,你都不能用手中的药和医术来害人,哪怕是你的仇人!”



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永珠。



王永珠一怔,总觉得杜太医这话意有所指,自古医毒不分家,杜太医这是怕自己学成后,用医术来害人?



还是?



此刻众目睽睽之下,来不及多想,王永珠十分干脆利落的回答:“弟子可以做到!”



若真有仇人,直接就动手开揍了,还用啥子毒药?是拳头不够硬还是脚法不够准?



杜太医点点头:“入我医门,得我传承,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切记,切记!”



王永珠一一领训不提。



拜师完毕,也差不多快要中午了,杜家早就准备好了酒席。



杜太医就起身请大家入席。



首桌的自然是杜太医,陈巡抚,朱浩然,秦老爷子,吕文光还有县衙的县丞、县尉、主薄,典史等。



宋重锦和王永珠在杜太医后面,一人执壶,一人进酒,不设座位。



张婆子和齐夫人在后院也有两桌,招待今天跟着来的家眷。



宋重锦一扫全桌,就看到了那个姓鲁的典史竟然也坐在首桌,虽然敬陪末座,可是能被安排到这个位置上,自然证明他在荆县还颇有几分地位。



今日里杜太医家的厨子那是拿出来看家的本事,这厨子本就是从京城那边带回来的,在京城也曾举办过不少宴席。



实在是驾轻就熟。



一时青衣的丫鬟陆续将菜端了上来,除了几个特色的本地菜外,大多是厨子在京都的手艺。



光看上去就红的绿的,搭配的好看。



上好的玉泉酒,宋重锦和王永珠给桌上的人都倒上,酒过一巡。



陈巡抚吃了两口菜,忍不住道:“杜老府上的厨子好手艺,这道桃仁山鸡丁倒跟上年年岁时进宫领宴,席上一道菜味道一般无二。”



朱浩然也赞道:“我吃这道佛手金卷,跟宫中的味道亦是不相上下。”



杜太医不甚在意:“我家厨子曾跟着宫中御膳房的大厨学过几日,也就勉强有宫中御厨两三分功力罢了,不值一提。”



旁人听着,啧舌不已。



听这话,两位京城的贵人那是宫中宴席的常客也就罢了,这告老还乡的太医,居然家里的厨子还跟御厨学过手艺。



那都是极得当今陛下信重才有的荣耀。



他们不过是区区一县的小吏,只怕这辈子都没这个副气了。



倒是那鲁典史,笑盈盈的举杯:“下官们今天倒是托了两位大人和杜老的福,才能品尝这宫中美味,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此言一出,倒是提醒了其他人,一个个都举杯,嘴里那是赞誉褒扬之词不绝于耳,一时桌上的气氛就热烈了起来。



陈巡抚和朱浩然多看了那鲁典史一眼。



桌上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千年的狐狸成精了的人物,上官一个眼神,他们都能脑补出多少事情来。



因此自吕文光以下,好几个小吏都羡慕的看着鲁典史,今儿个可是让他出头了,方才那一番话既捧了两位京城来的上官,又捧了杜太医。



不拘得了两位上官哪一位的青眼,这以后可就要青云直上了。



就连鲁典史自己也是一颗心跳得厉害,这京城来的两位上官,谁不想巴结上?



只要能得青眼,哪里还用得着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典史的位置上蹉跎?



他自认为才干,能力什么的都不比别人差,差得不过是没有人脉和机遇罢了。



今儿个,他终于抓住了机会,让两位大人都看了他一眼,接下来,只要两位上官能问一下自己的名字,他就能再抓住机会……



鲁典史心中火热一片,期待的看着陈巡抚和朱浩然。



陈巡抚和朱浩然身为一品三品的朝廷大员,下来公干,见过的这种溜须拍马,急于讨好自己的小吏实在太多了,鲁典史这样的手段,还真没入他们的眼。



只不过是觉得此人甚没眼色,在座的都是他的上官,不说别人,就说吕文光,可是他的直辖上司。



直辖上司都没说话,他一个末座的未入流的小吏,若是为他上司打圆场,将话头给吕文光么,这才正常。



这般直愣愣的,越过自家上司,就拍自己二人马屁的二愣子,还指望他们高看一眼?别开玩笑了。



更不用说了,今儿个是什么场合?那可是杜老收徒弟的日子,主角是谁?可不是他们两人。



这一帮子都是没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