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五四章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大王,差不多了!”



一个老工匠跑到王跃跟前陪着笑脸说道。



在他后面的瓮城上,环形排列的二十座土高炉散发着热量,无数士兵聚集在高炉周围……



这里暖和啊!



当然,这些士兵是轮流拉风箱的。



这种土高炉必须得鼓风,而鼓风已经进化到了风箱,这个就需要壮汉们一刻不停工作了。



不过烧木炭的冶炼效率的确太低,而且木炭消耗量惊人,幸亏之前马扩已经在城内大肆拆屋子烧木炭,再加上王跃也带回一些,但即便这样,也没有能力再炼第二批了,所以这个标志就限定在六万斤。当然,六万斤也不小了,一个三十多吨重的巨大标志,竖立在蛮荒的松嫩平原上,恍如时空错乱般……



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王跃看了看周围期待的目光……



“开炉!”



他挥手说道。



“开炉,开炉!”



那老工匠立刻挥手喊道。



离他们最近的高炉炉门处,两个壮汉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石制炉门,既然是一次性的也不需要排渣,紧接着里面一千多度的铁水开始流出,虽然铁的熔融温度超过一千四百度,但这种富含杂质的渣铁没那么多。



一千两百度就足够。



超过一千两百度的火红铁水,立刻顺着坡度很陡的石头槽,在坡道上迅速向前流淌着,为了防止冷却在半路上,这些石头槽底下隔一尺就掏空一段,然后在地下燃烧着木炭,铁水就这样在灼热的石槽流淌。而就在同时其他所有土高炉的炉门打开,一道道同样的铁水顺着同样石槽流淌,整个瓮城立刻热浪升腾,二十道火红的铁线迅速向着地面的巨大标志汇集。



这个标志和那些石槽一样,里面也都是一个个石槽,对于拥有一万多劳动力的马扩来说,凿些石槽完全不值一提。



这附近的确没有石头。



但这里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里面的房子下面石头地基有的是,甚至还有一座巨大的佛塔呢!



石料有的是。



很快第一道铁水流入。



紧接着一道道铁水不断从四面八方流入,然后沿着石槽在标志内流淌,很快就汇聚在一起,但后面铁水依然不停流入,深度不断增加,这个火红色的标志就这样完成着它的浇铸。



很快所有铁水全部汇入……



当然,还得缓慢冷却,好在这个问题不值一提,王跃还有时间,他刚刚得到萧普贤女派人送来的信,后者派人送信前得到的消息是粘罕撤军,这封信因为辗转过程有些漫长,实际上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在路上走了半个月。



也就是说粘罕半个月前撤军,而到他这里至少还得十天。



粘罕不可能猜到他这边进展如此神速,毕竟还有蒲鲁虎率领的大军,还有沿途一座座城市……



当然,就算猜到了,粘罕也无可奈何。



他的距离实在太远,哪怕女真骑兵再悍勇,甚至能二十天从太原攻击前进到河阳,面对这个距离也无可奈何,这段距离可是太原到河阳距离的近三倍,几百里距离内骑兵可以每天上百里全速奔袭,两三千里还每天上百里全速奔袭……



这个就夸张了。



“诸位,神物已成,辽东山河永镇!”



王跃表情夸张地高喊着。



周围立刻一片欢呼声……



他是神仙。



他说了就算。



剩下就是等这东西冷却,然后再用战马拖拽立起来了,实际上第二天勉强可以下手了王跃就迫不及待开始,无数战马用无数绳索,绕过城墙斜向上拉,下面挖出埋设的深沟,一边立起一边填埋。虽然这样把一小半埋入泥土,但实际上就算不埋,回头肯定也会被女真人埋了,立起来满足一下王跃的审美而已,之后把这座瓮城连同那些冶铁炉统统扒了。



就这样巨大的标志赫然立在了黄龙府的城门前。



而且王跃还专门拎着他的宝斧去刻上了马扩起草的铭文,以记述这个标志的来历,还有他们奇袭会宁活捉吴乞买的战功。



这才算真正完成。



然后大军开始撤离黄龙府,城内带不走的一切统统点火焚烧,滚滚浓烟的背景上巨大的标志乱入时空般屹立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最后回首这一幕,王跃在马背上诗情大发,终于对着这首词下手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个我倒是明白,可是这后面的是谁?”



马扩好奇的问道。



“呃,押韵而已,随便编的。”



王跃说道。



“汗这个称呼我懂,但成吉思这个词我真不懂。”



马扩说道。



很显然他并不认为王跃真是为了押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