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怒下太行山
外,想必很快就要来到,这位壮士可是‘紫面天王’?”



雄阔海闻问,说道:



“不错,正是俺雄阔海,听闻麻叔谋这狗头要来谋害高刺史,特来相助,高刺史何在,可还安好?”



那文官说道:



“多谢‘紫面天王’相助,下官正是高谈圣!”



韩东向高谈圣看去,只见这高谈圣身着官员打扮,身材瘦削。



隔着几十丈的距离,面目看不大清楚,不过看周围簇拥的百姓,就知道官声不错,颇得当地民心。



此时,知道雄阔海一行不是麻叔谋的人马,高谈圣放下心来。



别说什么官为什么不怕山贼土匪的话,在这个王朝末期的混乱时代,官兵才是真正的土匪。



反而像雄阔海这样,名气四播的好汉,倒更让人安心。



高谈圣最近心情很糟糕,他并不是什么圣人,不过一普通隋朝官吏罢了。



但他多少有一些自己的操守,平时处理政务循规蹈矩,也少贪污,虽说不上多勤奋,但也并不懒惰,待民谈不上如子,却也并不苛刻。



尽管如此,也带给了高谈圣为官清廉,安守一方百姓的美誉!



这时代的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义礼智信,还是社会的主流,是很多文人的行为标杆,虽然依然贪官无数,但也有不少洁身自好的官员。



不同于后世明清,儒家思想成了包装,眼中只有利益,仁义道德毫无,无耻下流卑鄙肮脏,才是大多数文官的本质。



儒家思想的辉煌时期,其实是汉朝,虽然对其他‘百家学问’进行打压,但也出现了不少风骨,见识,学问等都顶呱呱的大儒。



唐朝时期,儒家思想依然被延续下来。



儒家思想真正堕落,首先是赵宋的抑武扬文政策,埋下了伏笔,然后从朱熹的吃人理学开始,儒家核心思想逐步被抛弃。



南宋后,能培养胸中‘浩然正气’的大儒日渐稀少。



到明朝,天下文人都以儒家自居,但真正的儒家思想,却只剩下表面功夫了。



宋后,人人以孔孟门人自居,但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儒者,不过是借着‘圣人’的名号装扮自己罢了!



当然,任何时代都有例外,像文天祥,王阳明这样的大儒,也是有的。



不过相对社会的大趋势,儒家思想在宋后,几乎不存!



说了一堆废话,回到我们的相州刺史高大人身上来。



高谈圣作为传统文人,心中正气多少还有点,良知依在,听闻麻叔谋吃小儿的恶行后,怒发冲冠,当即斩杀麻叔谋派来传令的人员。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