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第335章 布朗运动卫星
在改变了形状之后,反应器的规格也要大幅度改变,至少不可能真的做成一块块大砖头,跟贴砖一样往机身里面放。



所以陈神还把反应器的规格进行了重新设计,十个立方的反应器只做出了十块不同规格形状的反应器,安装在机身的上下左右。



就相当于一架飞机的机身里面装了十块不一样的电池。



虽然这样做的成本高了点,但是这样一来,哪怕飞行过程中有部分反应器突然失效,也可以保证飞船不会马上失去动力。



而且这样保证了机身内部的空间可以像电影里面一样相对规整,不会被反应器切割得七零八落。



陈神看着最新的机身设计图,另外一边却是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音。



一群戴着安全帽的专家们一边议论一边走了过来。



“那边都是我们组里的专家,之前从另外一个空天飞机项目借调过来支援的。”一边的唐华聪说了一声。



陈神转头去看,一眼就看到了其中一个熟人。



“李教授也在里面?”



当中一个满脸笑容,精神看起来跟个年轻人没差的老人正是李宋书,他之前还在藏羚羊项目的线上验证会上见过一次。



说起来,自从拳击手号之后,他再也没见到过这位教授,想来这段时间都是在那个空天飞机项目里面?



想到这里,陈神抬起手,打了一声招呼。



那边的专家组马上停了下来,然后向他走了过来。



“总算见到你这个大忙人了!”李宋书大跨两步,走到队伍前头,笑着拍了两下陈神的肩膀。



“李教授好久不见了,您怎么也在这里?”陈神笑道。



这位教授可是研究航天发动机的,虽然不知道是哪个方向,但是很明显跟他这个项目不合适。



毕竟他这个项目用的是等离子推进器,跟目前所有主流的航天发动机都完全不对路子。



李宋书抓了抓头发,还揪下来两根白发,摆在陈神面前,一脸的“忧愁”:“那还用说,我当然是过来观察敌情的,你这小子搞的推进器都快把我的饭碗砸了,我再不过来看一看,估计哪天我失业退休了都不知道!”



陈神看到他这番如顽童般的姿态,也是无奈。



一边的唐华聪连忙说道:“李老的航天工作经验丰富,机体重新设计的时候有很多问题都是他帮忙牵头解决的。”



“唉!”李教授在旁边叹了一口气,“人老了,也就认识的人多一点,年轻人都嫌弃我在这里吃白饭了。”



他这话一说出来,就连周围的其他专家也是哭笑不得。



“李老头,你这也太不要脸了!”



“就是就是,你这是在揶揄我们项目的总师,明天就让他把你给辞了,让你直接回家抱孙子去!”



陈神压了压手,示意不可能这么做,才说道:“等离子推进器究竟能不能淘汰火箭发动机还不一定呢,谁敢让您退休啊!”



很多人都以为可以在大气层内使用的等离子推进器只要出世,就是传统火箭的退役之时,其实这倒也不一定。



等离子推进器和火箭发动机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等离子推进器的优点自然是持续动力,但是缺点就是推进速度慢。



而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正好相反,优点是推进速度快,缺点是跟奥特曼差不多,只能坚持几分钟。



哪怕是核动力版本的藏羚羊,速度也不可能超过现在的火箭,更不用说现在这个预计只能以一千公里时速龟爬的藏羚羊。



这就导致如果要使用等离子推进动力的设备铺设卫星的话,会相当不方便。



毕竟想要卫星绕地飞行是需要卫星本身达到一定速度的,一艘都是7.9公里每秒。



用藏羚羊号的话无法直接让卫星达到这个速度,到时候如果直接在太空上把卫星放出来……



那它只会变成对地布朗运动弹。



在卫星落地的第二个小时,印度就会宣布对该卫星负责。



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在太空上让卫星进行二次加速,但是这样就会引申出其他的复杂问题……



另外,用藏羚羊号铺设卫星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藏羚羊号内部的空间设计问题。



它从设计之初起,就不是为了太空铺设卫星而设计的,它的内部是用来载人和武器的。



因此它的内部空间最多也只能放下小型卫星,大型卫星是想都不用想。



毕竟一些大型卫星光尺寸就有十几米,都跟藏羚羊号的整机尺寸差不多了,除非卖挂票,不然卫星上不了这趟车。



而且藏羚羊号的机舱门只有在大气环境下才可以开启,在太空中开门的话,机舱内的气压是无法保持的。



而想要在载货空间和驾驶位中间增加一道气压门,就要进行重新设计……



这项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