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1】略懂一二!【4更】
此内容m.htzyk.com首发 “翻到25页,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火箭的动力系统和级间分离技术!”



宋波推了推眼镜,下面顿时传来了快速的翻书声。



这堂课是现代物理学必修的一门课程——《火箭学原理》,宋波也算是国内对火箭理论最为了解的几个教授之一,不仅亲自设计和参与过神舟系列火箭,还是国外理工科最牛的麻省理工博士。



在全国的一批火箭专家之中,他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年仅48岁,却已经是一所国内出名院校的系主任。



这怎么看,也是未来的一尊大牛。



罗籍说实话对宋波还是非常敬仰的,没有他的教导,未来的他也不可能走的那么远。



从这点上,罗籍一直对宋波心存感激。



只不过现在,罗籍明显能感觉到,宋波时不时朝他投来一种不怀好意的目光。



“罗籍!”



就在罗籍思索之际,果然如他所料的一般,宋大炮朝他开炮了。



这个外号,其实不是学生给他起的,而且他的同学。



最早的火箭其实就叫大炮,包括国内外都是这样的称呼,再加上宋波的为人,所以这个外号就这样不胫而走。



“听说,你要开一家太空旅行公司?”



宋波饶有兴趣的看着罗籍,所有学生的目光,也都扫到了罗籍身上。



“对!”



罗籍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太空旅行,犯了他的大忌,好歹人家搞火箭的。



这样的大牛都没想着开一家太空旅行公司,自己这样的一个学生开了,简直是拿火箭事业当儿戏。



一向把火箭事业当做自己生命的宋波,当然不能忍。



“行,既然都要开太空旅行公司了,那火箭理论肯定应该扎实!”



“嗯,略懂一二!”



罗籍站了起来,原本他是准备谦虚一点,不过想了想,大可不必啊!



这老家伙都指名道姓了,自己还不跟他好好掰掰腕子,怎么对得起他当年的栽培?!



哗!



罗籍的话,显然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些失声。



“我去,啥情况?”



“老罗变得这么顶了吗?”



“大炮他都敢理论?张立农顶撞上瘾了?”



朱锦几个人简直惊呆了好吗?



宋波可比张立农厉害多了,这可是国内都出名的火箭专家,在他面前敢说略懂一二的人,估计全华夏都找不到几个。



但罗籍……就这么说了。



“哦?”



宋波一听,果然有些来了脾气。



“难怪敢开太空旅行这样的项目,我之前倒是忽略你了!”



“行,那你就跟我说下,火箭为什么要采取级间分离技术,不许照着书读,我听听你的理解!”



宋波双手环抱,走下了讲台,来到了罗籍的身前。



眼神如刀,看着他,显然是防止他看书。



一众学生也都打起了精神,跟看好戏的盯着罗籍和宋波两人,这么精彩的一幕,绝对是不多见的啊!



一个是风头正盛的金大天才,另外一个是金大物理系师资的招牌,这样两个人的交锋,简直堪称刺激!



“火箭为什么要采取级间分离技术?”



罗籍重复了宋波的一句话,所谓的火箭级间分离技术,其实就是把一支即将要发射上天的火箭,按照预定程序,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多级火箭。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单级的火箭,也就是一支火箭,即使以最大的速度,也就是7000公里/秒,也无法将航天器送入地球轨道。



所以电视上就会经常看到,火箭会一节节的脱离,直至飞出大气层。



所有升天的火箭,都会如同接力赛跑、逐级加速,把航天器发射到太空。



目前,世界各国多数的运载火箭,多为二级、三级或者极少数的四级……而这些多级火箭,也不是孤零零的一支,有的会并联在一起,就像带了两个小弟,一左一右,甚至是上下前后四支小火箭。



而有的是串联式,采取的首尾相连,将整支火箭相当于分成了3-4截,每升空一段,就脱离一截,到最后飞入太空的,就只剩下一个头部。



而脱离的火箭,则会回到地球。



当然,还有混合联结,也就是既有串联,也有并联……这么做的目的只为一个,那就是把最终的航天器,送入轨道或者太空。



这就是宋波想要知道的答案。



罗籍心知肚明。



不过他重复完那句话后,却直接又来了一句:“火箭为什么要采取级间分离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