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可思议的四个墨者
/>
辅助朱元璋打天下,提出“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



也是明初几个要臣中,唯一得以善终的人。



据说刘伯温的古墓里机关冲冲,让天下所有的盗墓贼怯而止步。



另外他还是文学家,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想到这些,我忙问:“您老的名字和明朝的刘基一个名?”



其实我也是试探性地问。



记得秦主任第一次失踪时,我们在他使用过的电脑上,看到过刘伯温的名字。



后来我才知道,刘伯温也属于墨者。



刘伯温笑了笑:“据我所知,只有我自己叫这个名字,当初我是辅助过朱元璋,这事……这事被后人传的有些过。”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我浑身一颤,头皮随之如同被电了一下。



“您就是?”



“对!我就是你认为的那个刘伯温。”



另外三个老头也开始自我介绍,我听了后更是浑身颤了三颤。



“小兄弟,我的名字你应该也听过——袁天罡。”



“我是李淳风!”



“还有我,我的名字老弟就未必听过了,我叫纳兰性德。”



这一刻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内心的震惊程度。



他们都是古代人?两个唐代的,一个明代的,一个清代的。



这又不是拍电视剧。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唐代武则天时代的肱骨大臣,精通阴阳术法,我早就听过——纳兰性德,我也知道啊!



他是乾隆时期的一品带刀护卫,除了善于带兵打仗,还是个著名词人。



那句“山一程,水一程……”不就是他的大作!



据说他还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只是英年早逝,让乾隆爷十分痛惜。



“你……您就是乾隆年间的纳兰性德?”



我有些慌不择语。



“世上还有第二个纳兰性德?”他也笑得一脸双眼皮。



“你……你不是病逝了么?”



这一刻,我也管不了那么多,想问啥便直接开口问。



“病逝?如果在你们的认知中,我们几个早就死了——我们选择死,是因为当时的任务已经完成,没有再留下的意义了。”



袁天罡、李淳风辅助了武则天,从而间接使得大唐王朝走向衰败。



刘伯温辅助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从而结束了元末时期,长达数十年的战乱。



纳兰性德好像除了留下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外,也没做过什么!



“能冒昧地问一句,你当时的任务是什么!”



“帮助乾隆延缓清朝灭亡的时间,如果不是我,清朝到乾隆初期,就已经改朝换代了。”



“啊!可是……可是历史书上并不是这么写的?”



“我做了一件事,当时没人知道,所以正史野史中并无记载。”



“什么事?”



“一夜间杀了当时对大清有威胁的几个部落的首领,使得他们再无能力威胁大清。”



我靠!还有这事?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