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合理合法创收
个个提出要回去取银子。



公公品出点不对,这帮家伙还是没死心啊,弄不好前脚放他们走,后脚这帮家伙就再给他来个民变来。



于是,公公摆了摆手,示意西商们不要说了,他有解决方案。



“没钱不要紧,咱可以先借给你们。”公公一脸真诚。



众西商面面相觑。



“当然,照规矩,咱借钱给你们可以,不过利息要照算,就九出十三归吧。”



公公的方案非常完美,十足的金融创新。



既解决了西商们没有现银放贷的现实困难,又成功盘活了自己手头资金,在短时间内营业增收,净利润提高几个百分点,怎么看,都是天才的创举。



西商可不但但是盐商,还做其它生意,是商人就会算账,这账一算,就不对了。



你魏太监跟他们借五千两,这个数目肯定是要给全的。这意味着他们从魏太监手里借五千两的同时,就要支付两千两的利息。因为九出十三归,算起来就是四分利。



实际等于他们借了七千两,而他们所能够得到的利息是多少呢,魏太监没说,借条上也没写。



如果魏太监讲诚信愿意还钱,他们有可能只拿回五千两的本金,也有可能多拿一些利。究竟多少,就看魏太监心意了。



如果魏太监不讲诚信,那就等于他们是七千两扔水里。



这生意,能做?!



西商们集体沉默,这是要非暴力不合作了。



公公一看,他好心好意为西商提供解决方案,他们却不领情,不由也是委屈,所以指着一个长相还算潇洒,但气色明显不足,一看就是酒色掏空的胖子道:“你先来!”



说完,叫人取来纸笔,一屁股坐下,把个欠条一写,亲切的看着那胖子:“画押吧。”



胖子叫徐寿荣,祖上陕西的,到他这代是第七代了。平日是个花天酒地的主,家里小妾就有七房。



魏太监不叫梁家,不叫张家,不叫申家,偏要叫他,这让徐寿荣有苦难言。



硬着头皮在魏太监写的欠条上签了名画了押之后,徐寿荣就等着魏太监拿银子给他。可魏太监压根没银子给他,反而直接把那张欠条连同另外一张借条给了身边人,吩咐道:“你们随徐老板回家取七千两去,拿了银子再把这欠条和借条都还给徐老板。”



徐寿荣满是油脂的脸抽了抽:你这狗太监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众西商也是人人愤怒啊,这算什么?



坐在那里拿笔写几个字,就多要咱们两千两了!



你他娘的不如去抢了!



魏公公则是一脸坦荡。



咱家奉公守法,熟读大明律法,又身为朝廷中人,岂能抢人钱?咱家是合理合法创收,你们要不服,可以到官府,到紫禁城告咱嘛!



借钱收利,天经地义!



这官司打到天边,咱家都有理。



有理,咱怕什么!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