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作者,只要他愿意,是可以洞悉并描述书中人物的全部心理的。
史书作者不可以的。
韦小宝的光辉事迹,“唯一的念头便是撒腿就跑,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可是他吓得全身酸软,拼命想逃,一双脚恰似钉住了在地下,半分动弹不得。”
像这样在险境中吓昏了连跑也跑不动,《鹿鼎记》中韦小宝做过也不是这一次。
小说家是可以这样写,写得这样细致的。而在历史传记中,即使做着同样的事,却也只可以写作:“众皆惶骇四奔,公独夷然挺立,不为少屈”
此外,韦小宝跑动了落荒逃窜的经历还有不少。哪像领袖元首的风范?此正是元首之风范。
史书作者不宜多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却必须尽可能记下一切事实。
刘邦当年撒欢逃亡,连自己的一子一女也给他踹下车。
这一光辉事迹,司马迁居然没给掩饰过去。
‘啤酒馆政变’之时,“希特勒是第一个跳起来向后跑的人,把他那些躺在街上的死伤同志抛下不顾。”
小说中的韦小宝确乎带点‘小丑’色彩,这位‘嗨·希特勒’先生初上政治舞台,也曾普遍被欧美上层人士目为‘小丑’,又怎样?
对于1945年希特勒未死而是逃到南美或他地的传闻。当切·格瓦拉被围捕时,嘶喊道:‘别开枪!我是格瓦拉!我活着比死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