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4章 皇帝的新装
比起灵魂上受到的重创,李偌彤还在担心另外一件事:



待会她毕导问她观后感,她要怎么说呢?



实话实说,是不是有点太不给飞哥面子?



但是不实话实说,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就这种电影,她也实在是不好意思闭着眼睛胡乱吹捧啊。



罢了,还是先看看其他前辈怎么做吧。



李偌彤心想,自己没经验,可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肯定是有经验的,自己随大流就行。



她相信这些专家肯定能指出飞哥电影中的不足,到时候她随口附和两句,应付过去就完事了。



李偌彤想的很美。



但现实和她的想象相去甚远。



专家研讨会上,专家们看完了电影之后,出现了难得的沉默。



大家都在艰难的消化这个“出类拔萃”的电影,谁也没有率先开口打破僵局。



毕导主动点名了。



第一个找的是他很尊敬的一位长者,也是今天这些专家中地位能排在前三的大佬。



“唐院长,您是长辈,您先给我点评一下吧。”



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唐院长身上。



唐院长,龙城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毕导在龙城大学进修了博士学位,在龙大的关系网比岳关深多了。



今天来了不少龙大的教授给毕导站台,唐院长算是其中地位最显赫的。



被毕导点名,唐院长也不能不说话。



只是要怎么说,也是一门技术。



他斟酌了一下,太昧着良心的话说不出口,不过也不能太不给毕导面子,毕竟是拿了钱的。



所以他最终憋出来一句:“这个片子可能是一个电影人的指南。”



听到唐院长这样说,李偌彤下巴都差点惊掉了。



就这,还指南?



那电影人还能找到方向吗?



其实李偌彤误解唐院长了,众所周知,指南针是有两个尖的。



只要反着来,就能拍出好电影。



这才是唐院长的真正意思。



不过他的这层意思太过隐晦,大家都没听出来。



所以大家默认了唐院长给今天的点评定了调子。



再加上能出现在这里的专家,不是收了公关费就是碍于人情,当然要给毕导抬轿子。



于是,龙城大学影视剧研究中心陈主任开口了:“这部电影适合中学生、大学生看。”



李偌彤:“???”



她很想问,中学生和大学生怎么得罪你了?



不过她当然不会问出来。



其实陈主任也很难。



他虽然没听出来唐院长话中的深意,但他的点评也是留了余地的。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适合中学生、大学生看?



因为他们还比较单纯,容易被骗,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



等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他们就长大了。



陈主任也是用心良苦啊。



龙城大学退休教授、校友会成员陈教授点评道:“龙城大学将近一百二十年来,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像毕导演这样能拍出这么好电影的人,很难得。”



翻译:百年都难得一见的烂片之王!



龙城大学社会学系刘教授:“这部电影让我特别感动,感动到落泪,我掉了三次眼泪。”



这是个女教授。



李偌彤看着眼眶通红的刘教授,实在是佩服这一位的表演功力。



不当演员真的可惜了。



当然,也可能刘教授真的是掉了三次眼泪。



不过李偌彤估计是被难看哭的。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在侮辱自己的眼睛,被辣眼睛辣流泪三次,可以理解。



龙城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太给面子了,点评的也太含蓄,一般人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



别说李偌彤,毕导听到这些点评都心虚了。



他心想我虽然觉得自己的电影拍得很好,但有几位老师说的这样好吗?



不过毕导很快就想到,这些可都是龙城大学的专家教授。



龙城大学,亚洲第一学府,能够在龙城大学当教授的人,谁不是满腹经纶,国之栋梁。



他们肯定不会骗人。



所以,绝对不能怀疑他们的审美。



这么一想,毕导感觉自己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