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1章 别嘚瑟(为‘幸福’加更)
无情。



赵祯的仁慈带着烟火味,可群臣在考量事情时却把他当做是庙里的木胎神像。



多年前就不断有人建言,让他接宗室子进宫,赵宗实就是这个建议的产物。



可赵祯的难受和憋屈都被大家忽略了。



赵仲鍼点头,回到家中后,赵允让那边就召他过去。



赵允让和赵宗实都在。



这是一个小型议事的规制。



赵允让看了赵宗实一眼,说道:“此事就如浪潮,一旦开始就不可抑制。但我家却由此引人注目了,各种手段怕是层出不穷……”



他对赵宗实说道:“一人计短,十三郎的身边得有人帮衬才是。”



他看向了显得格外沉稳的赵仲鍼,满意的道:“仲鍼此后当多读书……”



这是要让赵仲鍼多留在家里,而且也得要重新请先生。



赵仲鍼苦着脸,赵宗实哪怕不想进宫,可也瞪了他一眼。



赵允让喜滋滋的道:“如今两家都在盯着,此时谁犯错少,谁就是赢家,赢着赢着的,就上去了。”



“你看这人行不行?”



两人在商讨着人选,压根就没有征求赵仲鍼意见的意思。



长辈的考量总是要比你强,所以接受就是了。



两人最后敲定了五人,赵允让就叫了老仆进来,准备安排人去拜访。



赵宗实微笑着,他现在需要的是养病。



所以幕僚不幕僚的对他来说就是扯淡。



他看向了自己的长子,目光慈祥。



“翁翁。”



“什么?”



“孙儿……不想要什么幕僚。”



赵宗实愕然。



赵允让一怔。



赵宗实问道:“你这是为何?”



赵仲鍼说道:“此事还是要暂时安静些才好。”



赵允让和赵宗实相对一视,然后都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此事已成定局,群臣都在进言,官家迟早会同意的。”



现在请了幕僚来,就是让你们快速接受外面的各种信息,并渐渐习惯那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免得进宫后两眼一抹黑,遇事就措手不及。



赵允让认为这是小孩子在闹别扭,就没在意。



可赵仲鍼却再次说道:“翁翁,这不是时机。”



“你不要?”



赵允让觉得这是小孩子发倔,就莞尔道:“那就由得你。”



官家的年岁不小了,而且身体一直不大好,谁知道他什么时候驾崩?



所以时不我待啊!



赵允让说道:“他那里有个沈安,倒也罢了,还是十三郎这里吧。”



赵仲鍼鼓起勇气说道:“翁翁,怕官家忌讳呢!”



赵允让笑了起来,然后对赵宗实点点头,示意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赵宗实说道:“这是社稷大事,君王无私,社稷无私,官家多年的帝王,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做了皇帝就该没感情,和庙里的菩萨差不多,他忌讳个什么?



而且郡王府最近不见客,这就是在表示自己的态度。



至于幕僚,这肯定不在帝王的眼中。



赵仲鍼摇摇头,起身说道:“翁翁,孙儿不要。”



他很是严肃的说道。



赵宗实微微不悦,就看向了赵允让。



赵允让却只是笑道:“随你,你且和沈安去搅合吧。哦,最近还多了个神童般的王雱,少年人就该一起玩耍,去吧。”



这是哄小孩子呢?



随后就派人去拜访幕僚人选。



……



“官家,两家郡王府倒是不怎么见客,只是都请了幕僚。”



宫中,赵祯的目光冷清,说道:“都给谁请了?赵允让和赵允良没请?”



张八年冷冷的道:“赵允让请了三个,赵允良请了五个。”



赵祯把手中的奏疏扔在案几上,随口问道:“赵仲鍼呢?”



张八年没想到他竟然还问下一代,就说道:“据说是想请,可赵仲鍼说忌讳,不要。”



“忌讳啊!”



赵祯的眼中多了怒色,说道:“一个孩子都知道忌讳,都知道不来刺我的心,可那些大人呢?都是狼心狗肺!”



“都以为朕是钢筋铁骨,都以为朕从里到外都是冷冰冰的,没有丝毫温热。可若是如此,无数人的脑袋早就该掉了!都该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