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5章 沈安的底气(为‘断橋残雪’加更)
人生而自私,生而带着掠夺性。



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哪怕是装作温文尔雅的模样,可骨子里的丛林气息却无处不在。



谁抢占了我的好处,谁压制了我,我就弄死谁!



这是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有的人能压住,偶尔让这些想法冒个泡。



有人压不住,于是眼中凶光毕露。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别挡我的道。



沈安就挡住了郭谦的道。



所以大家都认为他闻讯而来是准备捅沈安一刀。



“……问问自己此刻为何而读书,是为了高官厚禄,还是为了大宋的振兴……”



郭谦在重复着沈安的那些话,殿内的气氛渐渐沉凝。



那些权贵们都有些意外。



什么狗屁的大宋振兴。



大宋振兴和我有一文钱的关系吗?



我只在乎自家能有多少好处。



能给我好处的大宋才是好大宋。



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在庆历年间;在王安石执政期间,他们的这些想法‘熠熠生辉’,生生扼杀了这两次革新。



你革新你的,但是别触碰到我的利益,否则弄死你!



千古以来的权贵莫不如此,这不是什么觉悟就能改变的,而是赤果果的人性在‘闪光’。



“……天下兴亡,太学有责……”



好!



赵祯想叫一声好,可却在看到权贵们的脸色后止住了。



这人竟然不是为自己揽功?



挟大胜交趾的威势归来,晋封开国子,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在这等时候,别说是年轻人,那些中年人也稳不住啊!



不趁机拉拢一番,为自己弄些心腹和党羽,那还是人吗?



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他的未来。



一个人的三观定型后,他会用这种三观去审视这个世界,遇到不符合自己三观的人和事,他就会觉得很惊讶。



你莫不是脑子坏掉了?



他们不适应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三观,觉得这种人是傻子。



郭谦继续说道:“沈待诏最后留下了楹联,臣见之欣喜,已令人拓印,随后镌刻在太学的门外。”



“什么楹联?”



沈安主动出击,号召太学的学生们以振兴大宋为己任,缓和了所谓太学党的弹劾。



但这还不够!



他看向了郭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上联不错,赵祯微微点头。



沈安的文学造诣谁也摸不准。你说他没啥文化吧,这人偏生做出来的几首诗词让人惊艳。



可你要说他大材斑斑的话,却看不到他写出几篇好文章。



如今这上联就不错,至少意境有了。



在场的重臣几乎都是文学大家,所以听了这个上联后不禁频频点头,觉得很不错。



在欧阳修大力打击所谓的‘太学体’之后,文章诗词不再追求华丽的词藻,以及生僻的字眼。



所以这种由简单的文字构成的意境才让人赞美。



但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之处。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郭谦念完就拱手告退。



剩下的事……没事了!



那些权贵傻眼了。



这年头讲究个文由心生,你心中想了啥,写出来的就是啥。



结果沈安的一幅楹联直接就打脸了。



他的话里还提到了三冗问题,而三冗里,权贵们占据了两样。



冗官和冗费。



他竟然敢重提三冗?



范仲淹之后也有人提过,但也仅仅只是提过。



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鼓舞太学的学生们去解决此事?



这是作死啊!



而且还大言不惭的弄了个楹联,郭谦也跟着去捧臭脚,说是要镌刻在太学的大门两侧。



不要脸的老东西!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赵祯最近有些懒,此时却难得的起身,居高临下的看着群臣,吟诵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朕心中感慨万千,若是天下学子皆是如此,朕担心什么外敌,朕还担心什么国事?”



若说沈安的话是打脸,那么赵祯此刻的肯定就是再次抽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