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77章 忠心耿耿(为‘烟灰黯然跌落’加更5)
沈安的话让学生们越发的情绪低沉了。



“士气下去了。”韩琦做过枢密使,也统过军,对此很敏感。但赵曙却不置可否。



“大宋结束了战乱,至今已有百年。如今交趾覆灭,西贼束手,辽人退守……这是谁的功劳?”



沈安看着学生们,有人举手,“是官家的功劳!”



那学生喊的声嘶力竭,沈安心中大喜,说道:“对,正是官家的功劳。”



好小子,有前途!



他在心中给这个学生点了几个赞,然后说道:“大宋如今将领调防频繁,精锐大多在京城周边,这维系了大宋百年来的太平。可以后呢?当某位大将统兵数十万,征伐一方,到了那时,如何能确保他不生出异心来?”



这货……这话题犯忌讳啊!



回头老夫要收拾他!



包拯偷瞥了赵曙一眼,发现这位官家竟然面带微笑,显然很赞同沈安在此刻提出这个问题来。



包拯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根源。



这个问题永远存在,赵曙不好说出来,但他希望臣子能提出来,沈安这下算是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小子,又立功了啊!



包拯笑的老脸和菊花似的,倍感欣慰。



“咱们说个例子,沈某当时统军南下,去征伐交趾,随行的骑兵不少,步卒也不少,若是沈某生出了异心怎么办?”



沈安带着的精兵强将一旦造反,西南瞬间就会被割据。



赵曙微微点头,很欣慰沈安能直面这个问题,而不是回避。



君子坦荡荡,沈安虽然不时弄些麻烦,但还是个真君子。



真君子沈安也在想自己当时征伐交趾的事儿,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逝。



“所以这就需要麾下的将士们能够坚守本心,若是沈某要造反,他们不听令,某自然就是自寻死路!”



“要坚守什么本心?沈某以为就是做人的本心。要想想自己的家人,想想他们以前的日子是怎么样的。”



沈安认真的道:“以前的武人被人骂做是贼配军,如今官家不断在提高武人的地位,若是武人还不知足,野心依旧炽热,那么沈某告诉你等,以后的武人就会成为大宋的禁忌。”



学生们面色苍白,有人甚至在发抖。



若真是那等局面,武人将会成为猎犬,只能用,用完就关着的猎犬。



谁愿意?



没人愿意!



可忠心呢?



忠心在哪里?



文武之争实则一直在延续,沈安觉得再过一万年,若是到那时地球依旧存在,人类依旧存在的话,怎么限制武人依旧是个永恒的话题。



当手中有了能主宰别人生命的武器时,某些野心家就会念叨着那些话……



——彼可取而代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个星球上盛产野心家,让人头痛。



沈安的话让这些学生感受到了那种绝望,有人甚至在喘息,眼神悲哀。



若真是如此,那刀枪为谁挥动?



来了啊!



沈安心中暗喜。



“你等大多出身普通人家,这一步步的靠着厮杀上来,可还记得自己以前的日子吗?”



沈安招手,“可有谁记得的,出来说说。”



一个学生举手,沈安点头。



“某家里是农户……”



“那时候穷啊!每年收了粮食,交了税之后剩的不多,每到年初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去寻摸吃的,野菜最多。那时候家里无事都不许打闹,为何?因为打闹了之后饿得快……”



“……出门时就是一条裤子,最后爹爹准备把某割了,幸而最后关头说能送某进宫的熟人病倒了,否则某今日……”



“……当年北方告警,娘背着某一路到了汴梁,后来含辛茹苦的操劳,把某养大,可最后她却早早的去了……”



“……”



“这就是战乱!”



韩琦叹道:“那些年的大宋,可怜了百姓。”



十余人出来诉苦,最惨的一个直接把这些学生弄哭了。



校场上全是哽咽声,沈安回头看了一眼,宰辅们都神色黯然。



这些都是心硬如铁的重臣,竟然也神色黯然。



以前的大宋真的一言难尽,汴梁的繁华映衬着地方的煎熬,特别是在北方和西北,这两个地方面临着辽人和西贼的侵袭,苦不堪言。



如今把这些记忆翻出来,就是要让这些学生们知道安定来之不易。



沈安觉得差不多了,就摆摆手,一个教授站到了前面,说道:“前唐中后时,那些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