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39章 汉家自有制度
张八年回到了皇城司。



“都知,可要拦截辽使?”



张五郎依旧俊朗,看着更利索了些。



张八年坐在凳子上,摇头道:“盯着。”



他随后召集了众人议事。



“辽使暂时不动。”



“为何?”有人提出了异议,“辽使在汴梁四处查探,该禁止他走出驿馆!”



“可他能看些什么?”张八年说道:“难道他能看出大宋出兵多少?他若是敢去窥探军营,跟随他的密谍就敢斩杀了他,所以他这是在做什么?在引诱咱们出手!”



“为何?”有人不信。



张八年摇头,“某已经派人去盯着那些使者了,看看……看看……”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



晚些一个乔装成小贩的密谍回来了。



“都知!”



“如何?”



张八年霍然起身,众人纷纷回身看去。



密谍近前说道:“诸国使者正聚在一起,周围有人盯着,咱们的人早有准备,拿到了消息。”



“说!”



张八年坐了回去。



“那些使者聚在一起,谈及了大宋即将开始的北伐,有人说大宋厉害,有人说还是辽国厉害,说来说去,高丽使者说辽人其实并不怎么厉害。”



嗯?



众人都齐齐纳闷。



“辽国不厉害?辽国镇压诸国多年,这还不够厉害?”



密谍被大佬们盯着有些慌,张八年沉声道:“让他说。”



“高丽使者说,辽人当年打过大宋,打过西贼,打过高丽,看似赢了,可却无法灭国。”



“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勾当管事问道。



密谍茫然,“小人不知。”



“下去吧。”



张八年挥手,等密谍走后,他起身道:“某要进宫。”



那些勾当管事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一脸懵懂。



“张都知,这是何意?”



张八年摇摇头,不想和这群人解释。



他一路进宫求见。



“何事?”



大朝会就在眼前,赵曙很忙。



张八年说道:“官家,诸国使者聚在一起,谈及北伐,高丽使者说辽国并不厉害,打大宋,打西贼,打高丽都无法灭国。臣以为,他这是蛊惑诸藩支持辽国。”



赵曙冷哼一声,“这是蛊惑!他想说大宋一旦北伐成功,大宋就会接着攻打诸藩吗?其心可诛!”



张八年心中一颤,这才发现自己真的不够聪明。



沈安只是从一句话里就判断出了辽使的想法,赵曙只是从高丽使者的话里就看出了诸国的想法,这种敏锐是他所匮乏的。



“是了,汉唐时,但凡有不臣,中原大军北上南下,所到之处无不俯首。他们畏惧的是这个!”张八年一通百通,想通了许多。



赵曙起身走了下来,“畏惧了也好,此战就要打的让周边畏惧,王道……有人说当以礼待之,可终究不能少了震慑。”



这是要行霸道的意思吗?



陈忠珩觉得热血沸腾。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赵曙回去,低头继续处理政事。



陈忠珩看了张八年一眼,发现这位百年冰山的眼中竟然多了兴奋之色。



是啊!



听到官家的这番话之后,谁都会热血沸腾。



两人悄然出去。



张八年站在外面,任凭冷风吹拂着自己,“这话你可知来历?”



陈忠珩很纠结的道:“听着振奋人心,可某却不知。”



“不读书终究不好。”张八年执掌皇城司,不读书自然是不成的,他说道:“前汉时,汉宣帝少用儒家,多用刑法,太子……就是后来的元帝喜爱儒学,就建言当用德政教化。



宣帝大怒,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番话历来为儒家所忌,所以今日在场的你盯好了,谁若是不稳靠,弄死说话。”



他侧身看着陈忠珩,深凹的眼眶里仿佛有鬼火在燃烧闪烁着。



“好!”陈忠珩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张八年微微颔首,“沈安当年在书院里教导学生,很大胆,说什么单纯的德政不靠谱,单纯的刑法也不行,只能糅合在一起,以儒为皮,以法为骨,这便是霸王道杂之。”



陈忠珩叹息,觉着帝王真难。



“那元帝后来如何?可是如先帝般的仁君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