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1章逼近洛阳
龙门关外,数万闯军,正与五千赤备军激战。



闯军大纛旗下,田见秀骑马驻立,不时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



赤备军很精锐,不过人数太少,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重新夺回龙门关。



那高欢真是狡猾,居然从汝州穿插过来,不过好在主力没到,否则还真让他轻易打进河洛了。



这时大军正激烈厮杀,喊杀声冲天而起,一队闯军已经快要冲到登城台阶下,正沿着台阶往上仰攻。



“好!”田见秀不禁挥拳赞叹,然后朗声吩咐,“再上一千弓箭手,掩护将士们冲上去。”



正说着话,龙门关南面,忽然号角冲突而起,鼓噪之声,传了过来。



正激战的赤备军士气大振,闯军却面面相觑。



“报!制将军,高欢率领大军自伊川赶来!”一名闯将,慌忙禀报。



田见秀闻语,脸色一沉,半响不禁一拔马缰,懊恼下令,“撤回洛阳!”



……



五月二十日,洛阳南郊。



吃闯王,穿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闯军占据洛阳后,除了刚开始洗劫一遍,之后确实没有向百姓大规模征收粮食。



眼下闯军的钱粮,主要是抢劫大户所得,地方上因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行政体系,自然征不上税。



对一个村子,征收赋税,首先得知道,这村子有多少户人家,每户人家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土地肥瘦如何,在什么地方。



若是不知道这些信息,闯军要收税,村里人肯定会隐瞒人口,隐瞒田地,县里甚至可以说,村里人跑光,田地抛荒。



这也是高欢占据州县后,一定要重新编造黄册和鱼鳞图册的原因。



由于闯军没有控制地方的能力,变相实现了不收税的诺言。



当然不收税,是因为没有收税的行政能力,万一被闯军撞上,村子里恰巧有粮,那自然要上缴。



税是从收成中,抽一部分,维持官府运转,剩下的百姓自己使用,但这种上缴,基本都是抢个精光。



不过闯军主要聚集在洛阳,一般不会下乡,所以还是有些百姓不会遭受抢劫,甚至过上了无人管理,无人争税的生活。



乡野间经过闯军的清洗后,藩王和地主被处死,一些熬过战乱和饥荒的百姓,开始私自耕种藩地。



人口减少,土地资源变多后,加上没有官府干预,地方正缓慢的恢复。



这时,在洛阳南郊,一片桑树林中,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有老有小,爬上树去,采摘桑葚。



如今五月底六月初,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田里的麦子还没成熟,百姓们便只能采摘野果、野菜为食。



这时林子里,孩童爬上树采摘,老人们用簸箕,小心翼翼的收好。



这些桑葚果子,甚是酸甜,简直美味,孩子们边摘边吃,而就在这时,树上的孩子,忽然喊道:“阿爷!有兵!”



树下的百姓听了,愣道:“啥兵啊?”



正摘桑葚的孩子们,已经被吓住了,不远处的道路上,密密麻麻的士卒,如同一条长龙,正自南往北走。



一队斥候骑兵,似乎发现林中异常,已经进了林子。



这时,林中的百姓,也发现异常,看见过境的兵马。



“过兵了!快躲起来!”百姓们吓得牙齿打颤。



大人们忙吆喝让孩子从树上下来,然后拔腿就跑,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这年头,在百姓的映像中,无论是闯军,还是官军,对他们而言,都是一场灾难,他们打来打去,苦得都是老百姓。



这时一群百姓,怕被搜刮,拉了壮丁,在树林里奔跑,后方军队已经追上来。



“站住,都不许跑!”一名斥候,射出一箭,落在百姓前面,“再跑射人了!”



几个年轻的汉子,逃进了树林深处,剩下的老老少少,则吓得原地不动。



自治军斥候追上来,面目不善,围着这群百姓打量。



一名斥候捡起簸箕里的桑葚,呈给为首的军官,军官看了眼,呼出口气,原来以为是闯军斥候,没想到居然是一群采摘野果的百姓。



“你们弄啥咧,跑什么跑?”军官没好气道。



为首一个老汉,低声道:“见了兵,哪里有不跑的!”



军官闻语,挥了挥手,让属下把他们放了,不过看了看簸箕里的桑葚,又问道:“这是你们采的?”



老者壮着胆子道:“军爷要吃,只管都拿去,只求饶过俺们。”



为首军官,解下出一袋干粮,丢给老者,沉声道:“俺们是中原自治军,可不是土匪,不白要你的!”



说完,军官丢下些干粮,便领着属下离开。



老汉拿起干粮,乡野小民,哪里知道什么中原自治军,看着军汉们走远,不禁一脸茫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