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1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清军屯兵北岸陈桥镇。



高欢则将全部兵马,收回黄河之南,步军退入开封城。



这一战,虽说击败的不是八旗,但是可以说给了绿营迎头痛击,让清军不敢冒然向南。



现在高欢见多尔衮屯兵北岸不动,不禁松了口气,知道黄河防线暂时稳住了。



从大名府撤回南岸,高欢这边损失三千多人,但这次交战俘虏绿营兵九千余众,算是补齐了损失。



不过,忠武军这边大胜,刘泽清和刘良佐却大败,损失了上万。



从兵力损失数目来看,两边差不多,但是从士卒精锐程度来看,联军这边无疑占了便宜。



而且,刘泽清和刘良佐损失点,对高欢来说,未必是见坏事情。



这时,联军与清军隔着黄河对持,暂时稳住了局势。



高欢见多尔衮没有攻击开封的意思,不过却也不敢大意,防止着清军偷袭。



……



二月间,河东。



壶关,顺军大营。



李自成站在大帐内,看着一副河北地图。



在清军两路南下之际,李自成便调集二十万精兵,屯住于壶关内,准备坐收渔利。



这时,李自成站在地图前,正在进行着他的构想,等待着战机出现。



现在只要清军击败高欢,进入河南,他便学高欢,也搞个偷袭,趁着清军主力南下,偷了北京、山海关。



这样一来,顺军原本处于两面夹击的战略态势,便会逆转。



此时,李自成正站在地图前沉思,帐帘忽然被挑起,顾君恩匆匆进来,禀报道:“陛下!紧急军报!”



李自成闻语,转过身来,一脸兴奋道:“是建奴与高欢交手呢?”



李自成一直注意着,高欢与清军的情况。



因为高欢陪练了三年,李自成的水平,现在有所提高,知道关注各方情报了。



前不久,他已经得知,清军势如破竹,将高欢敢出了河北,现在就等着清军杀进河南的消息传来,便准备趁着河北空虚,断清军归路。



“交手了!高欢在开封大败吴三桂,斩首俘虏数十万!”顾君恩拿出一封檄文,“这是高欢的檄文。”



李自成一愣,不敢相信,他接过来一看,不禁爆粗口,“他娘的,高欢又赢呢?还斩获十万!”



“回禀陛下!十万有水分,那是高欢自己吹嘘!清军那边方出的消息,说只损失两千人,不过也不可信!”顾君恩道。



李自成一脸愤怒,“这群人没一个实诚人!那高欢到底斩获多少?”



顾君恩道:“据我们自己收到的消息,高欢斩获应该只有一到两万人。现在高欢丢了大名府、临清州,不过却稳住了黄河一线,算是与清军打了个平手。”



李自成嘴角抽搐,“居然打平呢?”



顾君恩道:“现在清军与高欢沿河对持,暂时没有新的动作!”



“高欢啊!高欢!”李自成呢喃几句,有些失望的走到帅位坐下。



这样一来,他渔翁得利的算盘,便落空了。



“继续监视!高欢和多尔衮有什么动向,立刻禀报朕!”李自成沉声喝令。



顾君恩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



二月,河北大地,气温逐渐回升,黄河上的冰越来越薄,而清军屯兵黄河北岸,却始终没有再次攻击,攻打高欢的意思。



壶关,顺军大营。



随着气温转暖,顺军大营内,焦躁不安的气氛开始蔓延。



这时,大帐内,李自成负手站在地图前,身后顾君恩忧郁道:“陛下!现在黄河就要解冻,而清军却没有继续与高欢交战。如果等到冰解,清军难以渡河,那多尔衮和高欢打不起来,河东就危险了。”



牛金星也皱起眉头,“建奴拿不下高欢,极有可能掉头向西,来取河东,陛下不能不防啊!”



李自成转过身来,面对众人,不禁冷哼一声,“高欢小儿一马平川,无险可持,尚能挡住建奴,朕有壶关之固,还挡不住建奴吗?”



李自成对于属下的胆怯有些不满,他堂堂大顺天子,难道还比不过高欢。



河东有太行之险,他又大军云集于壶关,就算建奴来攻,李自成也不怕。



“陛下自然是远胜于高欢,不过既然建奴可能进犯河东,臣以为多做些防备,也是好事!”牛金星笑道。



李自成闻语,沉吟片刻,微微颔首。



这时,他正要说话,一将慌张进入大帐,急声禀报:“陛下,大势不妙,建奴自北面破口,杀入大同,前锋直逼雁门关!”



李自成闻语大惊,帐中谋士,都是面面相觑。



清军主力不是南下与高欢对持么?



怎么会忽然自北面杀入河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