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37章关中危机
孙传庭看见情报,内心极度震惊,不过脸上却没表现出来,依旧保持镇定。



西南战事结束后,关中也从攻略四川,转为恢复经济,无需太多驻军。



这次高欢征伐满清,抽调各地兵马,意图以泰山压顶之势,打垮清军。



关中的数镇精兵,也陆续被调往河北,去参与灭清之战。



现在关中之地,驻军并不多,只留少量守备兵力。



漠西蒙古与乾朝相距甚远,此前也没有仇怨,没有发生过战争,乾朝确实没想到准格尔会来搞自己,而且一来就是几十万大军。



孙传庭一阵沉吟,立时吩咐道:“记录本督军令!其一,令斥候立即探查,摸清敌军兵力,还有敌军的动向。”



报信官员闻语,连忙借了纸笔,刷刷的记录起来。



“其二,派遣快马,立刻去追高杰,让其率军火速返回长安!”



“其三,传令长城各关隘,加强巡视,一旦敌军寇关,立刻烽火示警!”



“其四,令各州县调集府兵、民兵,坚壁清野,准备御敌!”



“其五,八里加急告知陛下,请求已经调入河北的诸镇秦军,立刻西归!”



“其六,召集三司官员,四品以上五官,立刻来总督府商议军情!”



……



孙传庭一连下达六道命令,官员记录后,立刻行礼告退,转身去幕府,抄录命令后,分头发出去。



孙传庭则站在地图前,目光注视关中大地,神情凝重起来。



长安城,四门大开,一队队传信骑兵奔驰出城,去传递军令。



蒲津渡,三万乾军集结于渡口西岸,准备通过浮桥进入河东,然后借道河东前往河北,参与灭清之战。



这时大队的乾军士卒列队而行,有序的通过浮桥。



高杰骑马驻立在岸边,看着西岸还有大半人马,不禁皱起眉头,“让弟兄们快些,今天之内,大军和辎重必须全部过河。”



关中的乾军,已经陆续调走三批,有十二万精兵已经抵达河北。



高杰是离开关中,前往河北参战的最后一个镇,他听说乾军前锋,已经到了锦州一线,正攻打锦州和大凌河两城,心中便有些着急。



这次高欢出动近六十万大军灭清,乾军兵力之多,历史罕有。



在乾朝诸多将领来看,面对乾军的泰山压顶之势,各人都毫不怀疑,满清要完了。



因此高杰有些担心,怕自己不赶趟,兵马还没到,战争就已经打完了。



这时,军官听了高杰的话语,立时大声呼道:“弟兄们加快速度,大家到蒲州过夜。”



传令的声音此起彼伏,浮桥上扛着火枪的士卒,加快了速度通过浮桥。



高杰见此满意颔首,而就在这时,一队骑兵骑兵从西面疾驰而来,老远便大声喊道:“督镇!督镇!”



高杰闻声拔动马缰,看见骑兵分开人群,疾驰到他身前,为首骑士飞身下马,急匆匆的跑过来,单膝跪地,“启禀督镇,长安孙督师急令!”



高杰内心疑惑,接过亲卫转呈的手令,打开一看,顿时面露震惊之色。



“督镇,孙督师有何军令?”一旁部将问道。



高杰没有回答,而是合上军报,沉声喝令道:“传令下去,后队变前队,立刻返回长安。”



各将闻令,纷纷大惊,不明白为何要忽然改变军令,返回长安去。



这灭清之战,可是他们博取战功,马上封侯的最后机会,各人都不理解,孙传庭为何要调他们回去。



各将议论纷纷,不过军令就是军令,传令官还是立刻下令。



一时间军中鼓号响起,令旗挥动,浮桥两岸立刻响起了军官们的声声呼喊,“后队变前队,撤兵!”



三万大军原地转向,大队士卒议论纷纷,齐齐向后转,然后小跑着向西进军。



高杰下达军令后,则一夹马腹,挥舞着马鞭,匆匆向长安方向赶去。



~~~~~~



长安城外,扶老携幼的百姓,推着独轮车,挑着粮食和小孩,组成漫长的人流,在长安城外排起长队,等待着入城。



乾军士卒为了防止细作混入城内,对百姓一一盘查,入城的速度有些缓慢。



在城墙下,无数被征调的府兵和青壮,则忙碌的挖掘陷坑,设置拒马桩,布置着防御工事。



孙传庭穿着一件绯色官袍,站立在城头,看着城外忙碌的府兵,城门处等待入城的百姓。



“督师,长安城中的粮食并不多,几处军仓在攻打西国的战役之中,已经消耗近半,尚未得到补充。将这么多百姓放进城内,肯定会增加粮食的消耗啊!”陕西布政使苏观生担心道。



孙传庭闻语看了苏观生一眼,沉声道:“无妨,本督已经给陛下去信,以我大乾的能力,最多三个月,援兵就会抵达长安。本督粗略的算了算,城内粮食撑三个月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