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88章 这是对科学最大的误解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请求有些让人为难,李局长这句话刚说出口,声音不自觉的便越来越小。



然而调小音量并不能让这句为难人的请求听起来更加委婉,因此他最终还是挨了陆舟一记白眼。



“我刚才的那番话是告诉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不是让你来继续问我怎么解决问题的!”



然而,面对陆舟的吐槽,李局长非但没有任何反省的意思,反而是厚着脸皮继续说道。



“这个……反正问题你都找到了,干脆把它解决了不行吗?”



看着李局长脸上那不好意思的笑容,陆舟不禁会产生一种错觉。



这家伙是不是把自己给当成小叮当了。



不对,有可能不是错觉。



八成就是这样子的……



……



用一句“有空我会琢磨琢磨”总算是打发走了李局长,见时间也差不多了的陆舟,给王鹏打了个电话,然后便径直前往了停车场。



坐到了一辆黑色的轿车上,看着王鹏打着方向盘将车开上了公路,坐在后排的陆舟忽然开口说道。



“王鹏。”



“什么事?”



陆舟想了想开口说。



“在你看来,科学是什么?”



对于陆舟偶尔会问自己一些奇怪的问题,王鹏也算是习以为常了。



认真思考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



“我觉得,应该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大概就类似于——”



“类似于让水燃烧,让空气凝固,让钢铁飞行……是这个意思吗?”



王鹏想了想,虽然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抽象,但觉得好像也没啥毛病,于是点了下头。



“差不多吧。”



听到这个意料之中的答案,陆舟轻轻叹了口气。



“所以说,这是对科学最大的误解。”



王鹏:“……?”



陆舟:“去金陵高等研究院吧。”



王鹏看了眼车内镜问道。



“三点钟的会议不要紧吗?”



“一会儿我会给学——陈玉珊打个电话,”陆舟想了想说道,“她去也是一样的。”



……



由于量子通信系统与信道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系统中纯态的相干性衰减,从而使各叠加成分的内部相位差的随机性增加,导致量子信息传输失败。



比较友善的解决方法就是,向传统通讯手段那样,隔一段距离增加一个中继器,将衰减的信号放大继续发送。



然而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对于量子通讯手段来说,却难如登天。因为量子通讯主要基于的是单光子自旋态的量子效应来完成的,而放大光学器件会破坏量子位元。



目前中继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信中继,还有一种是量子中继。



前者类似于密钥接力,让密钥在可以信任的工作站之间传递。相对后者而言,技术难度稍微低一点,但问题就在于一旦中继站被敌对势力控制,就存在窃听的可能。



换句话说,采用这条技术路线的话,无条件安全就是建立在“工作站可信”的前提上的。



而后者,则是基于量子纠缠分发技术,在相邻站点之间建立共享纠缠对,以量子存储技术将纠缠对储存,并应用纠缠转换操作在邻近站点之间实现共享纠缠。



在安全性上,后者自然是无与伦比,但代价就是技术难度相当大,大到了没朋友的那种,07年前后学术界一度放弃。



客观的来讲,如果只是国土内的通讯的话,比如作为军工专线,采用可信中继便完全足够。就像“京沪干线”和墨子号那样,在人民军队的保护下,不可能存在说工作站被“占领”的状况。



然而当通讯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境外站点的安全性无法得到百分之百的可信保证,可信中继的安全性就有待商榷了。



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互联网这个大集体,李局长期望的显然也不是那种只能关上门自己玩的技术。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掉量子中继器的瓶颈了。



来到了金陵高等研究院,陆舟和陈玉珊打了个电话,将下午的会议委托给了她去处理,并且编辑了一封邮件,将会议大纲发到了她的邮箱中。



会议主要讨论的便是月面质量加速器项目的工作安排,在他已经事先将工作安排好了的情况下,不一定非得他亲自出面才行。



相比之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来到了地下研究所,陆舟走到了前段时间研究碳基量子处理器芯片的那间实验室里,看着封装在透明容器内的碳基集成电路板,自言自语地说道。



“本来打算搞定了地月掌控项目再来研究这个课题的。”



“也罢,总之先试试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