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 圣旨
这个突如其来的“弟弟”,老实说让李信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



无论怎么说,自己的前期目的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让李家,或者是让平南侯府房倒屋塌。



人死不死还有待商榷,但是平南侯府这栋大楼,必须要塌了!



事到如今,这已经不仅仅是李信的私仇这么简单,也是他的政治目标了,因为太康天子也迫切需要平南侯府崩溃瓦解,李信只有借着太康天子的力量,才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李信都没有和李家和解的可能了。



哪怕他自己愿意,太康天子不会愿意,沐英也不会愿意,李信带领的“羽林卫一系”同样不会愿意。



这个时候的李信,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进京城一穷二白的穷小子,他已经成了一个利益团体的核心,这个利益团体暂时的目标,就是要对付平南侯府。



这个目标,是李信自己一点一点,想方设法慢慢堆砌起来的,但是事到如今,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违背这个目标,否则他就会人心尽失。



更何况,他并不想背弃这个目标。



他娘亲的坟墓,还埋在祁山上。



李朔抬头看向李信,缓缓低头:“兄长,小弟想与你说些事情。”



李信淡淡一笑。



“我不想听。”



“关于平南军的事情。”



李信沉默了一会,然后背负双手,走向了他在齐家的书房。



“你随我来。”



“兄弟”两个人,在书房里坐了下来,李信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抿了一口:“想喝自己倒。”



李朔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渴,然后他压低了声音,开口道:“兄长,你我并不是敌人。”



李信放下茶盏,看向这个少年人。



“我觉得是。”



李朔苦笑道:“兄长,你心里怨气太重了。”



李信脸色冷了下来:“你娘没死,我娘死了。”



这件事其实是一场悲剧,死的不仅仅是肖青兰一个人,还有舅公,还有卖炭翁,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小人物,在李慎那个级别的人看来,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人物。



本来他们的死,在这个世道上掀不起一丁点风浪,如果不是李信,甚至没有人会知道他们死了。



曾经的李信,在李慎看来也是小人物。



可是,小人物也是人啊。



“如果你是想说这些,你可以出去了。”



李朔开口道:“兄长,你知道平南军总共有多少人?”



李信呵呵一笑:“十五万?”



李朔缓缓摇了摇头。



“超过三十万可战之兵!”



李信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冷笑道:“你吓唬我?”



李朔自顾自的说道:“兄长,平南军从老侯爷那一代开始,到现在超过三十年了。”



他抬起头看向李信,郑重道:“三十年,最起码军中要换代三次以上,平南军从老侯爷李知节开始,超过四十岁的便离开军伍,然后由平南军在蜀郡给他们分配耕地,这些补缺的人口平南军会再重新征募,反正有十万的编制,朝廷是要养着的。”



说着,李朔沉声道:“蜀地多铁矿,兄长知道否?”



这个李信是知道的。



另一个世界的宋朝,蜀地就是因为缺铜,没法制铜钱,只能制铁钱,铁钱面值低,五枚铁钱抵一个铜钱,因此出去买东西极不方便。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以一种纸币,交子的诞生。



李信缓缓点头。



李朔接着说道:“因为有十万人是朝廷要养的,而整个蜀地的军政都由平南军把控,因此赋税之类平南军也能克扣下来不少,三十多年下来,平南将军府已经不知道制出了多少兵器甲胄,还有不知道多少退役之人!”



“小弟说三十万可战之人,那是最起码的估量…”



古时候的兵,与后世差别是很大的,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训练的标准,经常是强征壮丁,入伍之后如果战事紧急,连训练也不训练,给你一把武器就可以上战场了,上了战场打几次仗不死,活下来的就可以算是精兵。



像羽林卫这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都是少数。



有些兵,甚至连甲衣都没有。



如李朔所说,如果平南军从三十年前就开始准备,如今蜀地有三十万可战之兵,并不夸张。



李信意味不明的扯了扯嘴角。



“厉害,还有预备役了。”



蜀地的这套,并不能算是预备役,它更像是大唐的府兵制,不过这种东西,也只能像蜀郡这种军政府把控的区域,才可能严格施行的下来,像大晋朝廷那种庞然大物,就很难做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